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449章 北上

第449章 北上(2/2)

人们无所事事。

    谈判进行到第七天。

    姜老爷子在招待宴会上"偶遇"了苏联军工委员会的库兹涅佐夫。

    姜老爷子适时地递上一支中国香烟,轻声道:

    "或许我们可以帮上忙。中国需要重建,需要工业基础。

    如果苏联愿意转让一些...嗯...过剩的军工设备,我们可以用钨矿、锡矿来交换。"

    库兹涅佐夫眯起眼睛:"你们要那些旧设备干什么?"

    "发展民用工业啊。"

    姜老爷子笑得人畜无害,

    “现在是和平了,我们只打算生产些农业机械。"

    他要个屁的拖拉机技术,他纯粹就是缺乏生产机器,为了提高国内的产能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毛熊同意以"友好价格"向我军出售包括机床、炼钢设备在内的一批工业设备,以及少量"退役"的坦克和飞机。

    作为交换,中国将提供苏联急需的稀有金属矿产。

    协议签署当晚,姜老爷子独自站在宾馆窗前,望着莫斯科的夜空。

    第一阶段目标已经达成,但更重要的任务才刚刚开始——那些被政治斗争波及的科学家们。

    通过特科同志提供的情报,姜老爷子掌握了一份名单,

    因"世界主义"倾向被批判的物理学家彼得罗夫,犹太裔的火箭专家戈尔茨曼,

    还有因坚持学术观点而被边缘化的年轻化学家小组...这些被苏联体制排斥的"异见者",正是我军急需的宝贵人才。

    第二天参观科学院时,姜老爷子故意在彼得罗夫的研究所多停留了一会儿。

    当其他苏联官员不注意时,他低声对这位两鬓斑白的科学家说:

    "教授,我读过您关于原子物理的论文,非常有见地。"

    彼得罗夫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没有接话。

    但姜老爷子注意到,老人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

    离开前,姜老爷子"不小心"落下了一个公文包。

    里面除了几份无关紧要的文件,还有一张写有北平某地址的纸条。

    和一封装在空白信封里的信——用俄语详细描述了我方正在筹备的计划,以及愿意为优秀科学家提供的条件。

    我军愿意为他们的家人提供安全保障,保证他们这些科学家的人身安全。

    姜老爷子知道,对方肯定不会轻易妥协。

    他只是种下一颗种子罢了,等大清洗来到的时候。

    有些人在绝望之中,不会放弃这株救命稻草的。

    两周后,当代表团准备启程回国时,姜老爷子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信中只有一句话:"春天时,燕子会飞向南方。"

    姜老爷子微笑着将信纸烧掉。

    他知道,第一批燕子已经准备好了翅膀。

    火车轰鸣着向东驶去,载着秘密协议和更重要的希望。

    姜老爷子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种子已经播下,只待春来发。

    新的消息传来。

    姜老爷子身染重疾,要回北平休养,

    在大众的视线下,他已经光明正大的回家,看孙子孙女去了。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