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混到这个层次了,识文断字那是必须的,这可是硬性规定。
孔捷抿了一下嘴唇,手指微微沾了点口水,然后就开始翻看。
“一点两面?”
他旁边的李仇惊呼道,
“这四组一队有点意思啊,怎么跟咱们正在改革的非常像,去年老爷子就发过类似的文件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五野战军这边一个年轻的师长也开口了,
“我擦,这个三三制战术我们师正在执行啊,我底下不少部队训练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网上很多人认为,三三制战术就是郑大龙“发明”的。
还有六大战术原则也是他的原创。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发明和推广是两个概念。
这些六大战术原则是怎么来的?
最早甚至能够追溯到红军时期,十几年的战斗慢慢总结下来的。
有的,则是在惨败中总结的血泪和教训。
有在抗日战争中磨练出来的军事技能,也有在解放战争中得到的反思。
例如四平战役的惨败,催生“四快一慢”,后系统化为全军战术教材。
其核心逻辑是集中优势、灵活应变、减少伤亡,不仅提升四野战斗力,也在朝鲜战场得到验证。
郑大龙的贡献,不是发明创造,而是进行了全军推广,走向系统化,正规化!
此功劳就足以成为开山立派的祖师。
在总部大会结束之后,老爷子就有了这个想法,提前把六大战术原则给弄出来。
所以他故意找到了郑司令,当时两人就相谈甚欢,互相引为知己。
要不是战事匆忙的话,他们俩早就组织全军推广了。
一直到年关的时候,终于碰头搞出了一本小册子。
老爷子非常谦虚,第一作者给了郑司令,第二作者才给了自己。
毕竟是人家的,他能跟着沾点功劳就不错了。
老爷子是个厚道人啊!
这把郑司令感动坏了,对于老爷子认知更提升了一个档次!
老爷子高风亮节呀,这个人情他记下了。
接下来的大会流程就很简单了,就是这些高级指挥官们询问,
然后,老爷子和郑司令作答,进行总结。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