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带着超市回古代 > 第二百四十七章 釜底抽薪

第二百四十七章 釜底抽薪(1/2)

    醉仙楼顶层的雅间里,依旧是那套紫砂的茶具,依旧是那上好的雨前龙井,只是品茶人的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钱掌柜看着坐在对面,神情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的何青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

    短短数月,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真的以雷霆之势,在江南这片被“四海通”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的地盘上,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何夫人,您今日前来,想必不是为了与老夫品茶这么简单吧?”钱掌柜放下茶杯,开门见山。

    “钱掌柜是聪明人,我便不与您绕弯子了。”何青云的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划过,目光清亮如水,“我想请您帮我一个忙。”

    “夫人请讲,只要是老夫能办到的,定当万死不辞。”

    “我要钱四海,身败名裂,永不翻身。”何青云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刀,带着一股冰冷的杀意。

    钱掌柜的心猛地一跳,他看着何青云,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夫人,您这是要老夫的命啊。那钱四海背后站着的是谁,您比我更清楚。动他,就等于是在跟东宫作对,老夫这小小的醉仙楼,怕是承受不起。”

    “我没让您去跟东宫作对,”何青云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我只是想让您,将一些‘事实’,用最快的速度,传遍整个江南。”

    她从袖中取出一沓早已准备好的纸,推到钱掌柜面前。

    那上面,没有半句指名道姓的控诉,有的,只是一段段编排得如同民间话本般的悲情故事。

    一个故事,说的是江南某地,因买不起官府高价的“官盐”,百姓只能常年食用淡食,导致体弱多病,孩童夭折。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太湖之上,有水匪横行,他们不仅劫掠商船,更与某大商号勾结,将朝廷明令禁止的铁器和硫磺,私下贩卖给海上的倭寇,牟取暴利。

    还有一个故事,则更加耸人听闻,说的是某漕运巨头,为了偷逃税款,竟在运送漕粮的船底设置夹层,每次都能凭空“损耗”掉数万石粮食,而这些粮食,最终都流入了某些达官显贵的私仓。

    每一个故事都写得绘声绘色,细节详实,却又都巧妙地隐去了主角的名字,只用“某商号”、“某巨头”来代指。

    钱掌柜看得心惊肉跳,他知道,这纸上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把能要了钱四海命的刀。

    “夫人是想让老夫,将这些故事,通过说书先生传出去?”

    “说书先生太慢了,”何青云摇了摇头,“我要您将这些故事,印成最便宜的册子,找上百个机灵的孩童,在江南所有的大城小镇,沿街叫卖。”

    “就说这是京城里最新流传出来的‘江南奇闻录’,一文钱一本,薄利多销。”

    “我要让整个江南的百姓,无论贫富贵贱,都知道,他们吃的盐,是沾着人血的;他们交的税,是被硕鼠偷走的;他们赖以为生的江河,早已成了某些人通敌叛国的暗道。”

    钱掌柜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他看着何青云,只觉得眼前这个女子,心思之缜密,手段之狠辣,简直匪夷所思。

    杀人,诛心。

    这已经不是釜底抽薪了,这分明是要将钱四海和太子党在江南经营了数十年的民心根基,连根拔起!

    “好!”钱掌柜猛地一拍桌子,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这生意,老夫做了!不为赚钱,就为出口恶气!我醉仙楼在江南也有几分薄面,那些印书坊和说书人,老夫自会去打点!”

    三日后,江南的街头巷尾,忽然多了一群沿街叫卖的孩童。

    “卖书咯!卖书咯!京城最新的‘江南奇闻录’,一文钱一本,看官老爷们快来看一看,瞧一瞧,这江南的水,到底有多深,这官场的鬼,到底有多少!”

    那朗朗上口的叫卖声,配上册子里那些耸人听闻的故事,迅速便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一时间,整个江南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狂热之中,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议论着那册子里的故事,猜测着那“某商号”和“某巨头”,到底是谁。

    虽然没人明说,但所有人的心里,都早已有了答案。

    “四海通”的股价应声而落,许多常年与他们合作的商户,纷纷开始抽调资金,另寻出路。

    而此时的钱四海,却还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忙着应付另一件更让他头疼的事——“四海镖行”的全面进攻。

    何青云不仅抢了他的陆路生意,甚至还开始涉足漕运。

    她不知从何处招揽了一批熟悉水性的船工和打手,组建了一支小而精悍的船队,专门挑“四海通”最赚钱的几条线路下手。

    她的船队从不超载,从不夹带,每一批货物都规规矩矩地报关纳税,价格却依旧比“四海通”低上一成。

    最让钱四海吐血的是,何青云的船队上,竟都配备了振威镖局的精锐镖师,那些曾与他“默契合作”的太湖水匪,在几次试图打劫未果,反而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之后,竟也开始望风而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