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等人愣住了。
他们长久以来的执念和追求,在这平淡的质问下,开始出现裂痕。
众人回溯自身成圣以来的漫长岁月。
画面在脑海中流淌。
曾几何时,他们追求的是对大道的理解,是自身的超脱。
可不知从何时起。
道统的兴衰、圣人的颜面、与巫族的胜负。
这些外在的东西,逐渐取代了求道的本心。
与吴天的每一次冲突。
根源上已经不是道路之争,而演变成了一场关乎尊严与权柄的意气之争。
众人的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明悟。
竟然看见了自己偏离的轨迹。
老子手中的拂尘微微一滞,眼中流露出一丝怅然。
元始天尊高傲的面容上浮现出复杂的惭色,他意识到自己对盘古正宗名号的执着,已经成为了一种障碍。
通天教主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剑意收敛。
眼神中充满了迷惘。
他们都明白了鸿钧所点出的症结所在。
不过!
道理是明白了。
但那份被吴天一次次压制、羞辱,甚至斩杀的记忆。
却刻骨铭心。
那盘古正宗之名被夺的愤恨,并非简单的道理能够化解。
那一次次被杀,被羞辱,深入骨髓的痛恨与不甘。
更是早已经化为了他们最大的执念。
即使明白了又如何?他们根本无法化解。
因此,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古怪。
醒悟与不甘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在圣人们心中交织,让他们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沉默。
女娲站在一旁,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她这些年心灰意冷,主动退出了洪荒。
本以为是消极避世。
却未曾想,这无心之举,反倒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鸿钧所说的不为外物所扰,专注己身的道理。
可是,她也错了。
她不是不想争,而是没有能力争。
只是一心苦修,却无机缘加持,也不得大道。
鸿钧看着弟子们的神情变化。
从明悟到挣扎,最后又被不甘所笼罩,他微微摇了摇头。
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痴儿,望尔等能早日堪破迷障,方得自在。”
他的话音刚落。
视线便已穿透了紫霄宫的墙壁,望向了外面那片永恒不变的混沌虚空。
语气平淡地说道:
“不过,眼下尚有他事。有客将至。”
“客人?”三清等人心头一动,从各自的思绪中被拉了回来。
紫霄宫是天道运转的核心,是道祖的清修之地。
自从当年讲道结束之后。
除了他们这些人时不时来求救,或者干脆在此重生。
从未听闻有过外人来访。
能被鸿钧亲自称为‘客’,来者的身份必然非同小可。
是与老师同时代的混沌魔神?
还是他们不知道的某个强大存在?
众人心中正自猜测。
咚!咚!咚!
紫霄宫内那口象征着道祖法旨的古钟。
在没有任何外力敲击的情况下,自行发出了三声悠远绵长的钟鸣。
这钟声直接响彻在他们的元神深处,庄重而肃穆。
宫门道韵流转中,缓缓向两侧洞开。
门外,翻涌的混沌气流像是受到了无形的指令,自动向两旁退去,形成了一条笔直而宽阔的通道。
通道两侧。
大道法则凝聚成一朵朵金花,凭空浮现,缓缓飘落。
更有纯净的先天金莲从虚无中生出。
在通道地面上绽放摇曳,铺就一条通往宫殿的圣洁之路。
如此景象,是紫霄宫迎接宾客的最高礼节。
三清、接引、准提等人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作为亲传弟子,前来听道无数次,也从未见过鸿钧摆出过这等阵仗。
心中的惊疑达到了顶点,竭力向那通道的尽头望去。
想要看清究竟是何等尊贵的人物,能让老师如此郑重以待!
然而。
当他们的目光穿过重重混沌,看清了通道尽头那一行的身影时。
所有的猜测与好奇都在一瞬间凝固。
随即被无法遏制的惊骇、暴怒与荒谬感所取代。
为首的那人。
正端坐于一株绽放着三十六品青色宝光的莲台之上。
莲台散发着开天辟地般的创世气息,在混沌中平稳前行。
而在他身后,紧紧跟随着的,正是十二祖巫、后土、烛龙、镇元子、红云……甚至连刚刚叛出佛门的燃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