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微微波动,三道清气缭绕、道韵天成的身影悄然浮现。
正是太清老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
正在静诵佛经的多宝如来似有所感,猛地睁开双眼。
可当他看到来人之后,脸上瞬间闪过惊愕与复杂之色。
他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袈裟,依着昔年截教的礼节,恭敬地躬身行礼:
“弟子多宝,拜见师尊!拜见大师伯,二师伯!”
通天教主看着眼前这身着袈裟、头顶佛光、气息渊深已然成就圣位的昔日大弟子。
心中百感交集。
既有几分欣慰,更多的是被背叛的怨愤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责。
他冷哼一声,语气冰冷:
“哼!你现在是佛门现世佛祖,威震洪荒,还能认得我这个师尊?”
多宝如来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却并未退缩,坦然道:
“师尊言重了。弟子从未背叛截教道义,更未忘却师尊教诲之恩。”
“弟子只是走上了自己认定的道。”
“佛门,亦是大道之一,并非邪魔外道。”
这番话,说得诚恳而坚定,直接将个人选择上升到了求道的高度。
三清顿时一滞。
他们毕生所求,不也是大道吗?
若弟子是为了追寻自己认定的道而离开。
他们这些做师尊的,若强行阻止,那便不是管教弟子,而是阻人道途,此仇不共戴天!
这个道理,他们比谁都懂。
更何况。
佛门的确是玄门正宗分支,是无天仿照仙道所立,虽与仙道略有差异,但绝非旁门。
多宝更是在此道上证道成圣,这本身就是对其道路正确性的最大证明。
通天教主看着弟子那平和却坚定的目光,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为多宝成就圣位感到高兴。
又因非自己教导而成圣有些不是滋味。
甚至还夹杂着对拐走他弟子的吴天的记恨。
以及自责。
种种情绪交织,让他脸色变幻,最终只是又哼了一声。
但语气已然不似方才那般冰冷刺骨。
他不得不承认,多宝能成就圣位,是天大的机缘,在哪里求道,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细细想来,佛门也算玄门分支,确实谈不上背叛二字,当年只是气昏了头。
一旁的元始天尊见通天似乎有软化的迹象,心中更是不悦,冷冷地哼了一声,提醒道:
“三弟!莫要忘了你我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他心中极为不平衡,阐教叛逃的普贤、文殊、慈航等人,不过得了菩萨果位,准圣而已。
而那一直被他瞧不起的燃灯,虽成了过去佛,地位尊崇却无实权。
反观通天的弟子多宝。
竟是实权在握的现在佛祖!
这对比让他如鲠在喉。
三教皆出叛徒,凭什么截教叛徒混得最好?
太清老子自然明白元始那点心思,也深知因门下弟子叛逃以及后续的冲突。
他们三兄弟之间的关系早已出现了裂痕。
他生怕通天再刺激到元始,连忙打圆场,拂尘一摆,声音平静无波:
“二弟、三弟,正事要紧。”
元始和通天闻言,也立刻收敛了心绪。
他们之间的分歧可以稍后再议,但今日潜入灵山寻找多宝,确是有极其重要且紧迫的目的。
两人压下各自的不满,目光再次聚焦于多宝如来身上。
灵山禅房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三清的目光齐齐落在多宝如来身上,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老子作为大师兄,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严肃:
“多宝,我三人今日冒险前来,隐匿行踪,实是有至关重要之事需向你求证。”
“你既还认我们这师尊、师伯,便需如实告知,不可有半分隐瞒。”
多宝如来看着三清那如临大敌、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禁苦笑一声,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师尊,师伯,你们其实不必如此谨慎。”
“你们若想见弟子,大可正大光明前来灵山。”
“吴天冥主他并不会在意此事。即便是无天佛祖,也不会因此有何举动。”
“什么?”通天教主眉头紧锁,完全无法理解。
“就算你心向玄门,未曾真正背弃。”
“但那吴天与我等乃是死敌,他岂会容你与我等私下接触?”
“我等潜行而来,也是怕牵连于你,为你招致祸端!”
元始天尊和老子也同样面露疑惑,觉得多宝此言太过匪夷所思。
多宝如来闻言,脸上浮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