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议事厅内的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大臣们围坐在巨大的圆桌旁,往日那端庄优雅的坐姿早已不见踪影。有的大臣微微佝偻着背,仿佛被生活的重担和国家的忧虑压弯了脊梁;有的大臣身体前倾,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急切关注。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深深的忧虑,正就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各抒己见。声音低沉而急切,仿佛在与时间进行一场残酷的赛跑。
一位年迈的大臣忧心忡忡地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头发和胡须早已花白,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眼神中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他用略带颤抖的声音缓缓说道:“如今国内灾荒不断,农田里颗粒无收,百姓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生活困苦不堪。他们衣不蔽体,拖着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那哭声仿佛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若此时再遭遇外敌入侵,百姓们如何承受得住这双重的苦难,恐国家危矣。”他的声音中饱含着对百姓的怜悯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上。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气盛的大臣激昂地站起身来反驳道:“我们君子国向来以仁义着称,在这世间声名远扬。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百姓用他们的勤劳和善良书写着国家的辉煌。岂会惧怕那些蛮夷之邦!我等应拿起武器,奋勇抵抗,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要让那些侵略者知道,君子国的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君子国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他双手紧握成拳,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马革裹尸的准备。
争论声此起彼伏,如同汹涌的波涛在议事厅内不断翻滚。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观点,仿佛那是国家存亡的唯一希望。然而,尽管大家都心系国家的命运,但观点的巨大分歧却让他们陷入了无尽的争论之中,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仿佛是命运那无情的警钟被敲响。议事厅那厚重的大门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撞开,又一个传令兵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他的样子惨不忍睹,身上的战袍破破烂烂,被树枝和刀剑划破了无数道口子,就像一片片破碎的布条在风中无助地飘荡。他的脸上、手臂上带着几处擦伤,鲜血顺着伤口不断流淌,将衣衫染成了暗红色,那颜色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诉说着战场上的残酷与血腥。他手中的战旗在风中疯狂地舞动着,发出“啪啪”的声响,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战争的来临。
传令兵一路狂奔,脚步踉跄却又异常坚定。他的每一步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和紧张,脚下的石板地面被踏出一连串清脆而急促的声响,仿佛是死亡的倒计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坚定,恐惧的是战场上那惨烈的景象和战友们的伤亡,坚定的是要将这紧急的军情传达给众人。他的呼吸急促而沉重,每一次喘气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胸腔剧烈地起伏着,仿佛随时都会因体力不支而倒下。
传令兵跑到众人面前,双膝跪地,身体因为疲惫和紧张而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坚定,喊道:“报告!敌军已经到达我们君子国的都城荆山城外围,他们的骑兵犹如一群疯狂的恶魔,在城外来回驰骋。那马蹄声如雷贯耳,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扬起的漫天尘土如同黑色的风暴,将整个天空都遮蔽得黯淡无光。步兵们则如同潮水般涌动,他们的步伐整齐而有力,扛着云梯、撞木等攻城器械,一步步逼近城门,即将开始攻城!”
一时间,议事厅内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众人都愣住了,震惊的表情在每个人的脸上定格。有的大臣瞪大了眼睛,眼球几乎要从眼眶中蹦出,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世界末日的宣判;有的大臣握紧了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指甲嵌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他们的身体因为愤怒和紧张而微微颤抖;还有的大臣站起身来,身体摇晃了几下,差点摔倒在地,脸上写满了惊慌失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熊伍原本端坐在主位上,神情严肃而沉稳,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眼神瞬间变得犀利起来,犹如两把利剑,穿透了眼前的恐惧和混乱。他猛地站起,椅子被他带得向后滑出好几步,“哗啦”一声倒在地上,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响,仿佛是对敌人的宣战。他双手握拳,高高举起,大声喊道:“来不及商议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