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船犹如一座宫殿,将船坞占满了。
船上面还有很多人来回忙碌,但船却稳稳地立着,没有丝毫晃动。
这是他们在熙和朝的另外一条大船基础上改造的,保留了龙骨,还有一些基本东西。
但增加了了望塔,除了角落的弩弓和投石机,还在甲板上装了一些武器,让这艘船既能防御又能攻击,可谓一体两用。
杨悠定定神,领着二人登上这个庞然大物。
船上面十分平坦,除了人住的地方,还有马匹待的地方。
杨悠站在船上的了望塔上,江风吹动他的衣衫。
他望着茫茫江面,心里无限感慨,局势要变了。
盛景龙知道杨悠身体不好,见这边风这么大,劝说他:“大人,下去吧。”
杨悠点头,从了望塔下来,对盛景龙与耿飞道:“先试试水,别出差错。”
“明白。”
杨悠从船上下来,回头又望了一眼那艘船,还是会被它的庞大所震撼。
方平过来,为他披上披风,轻声说:“大人,王爷来信了。”
“何事?”
杨悠将披风的带子系上,低声问:“像是南边那边出事了?”
他听了这话,脚步顿了一下,继续往前走:“信呢?”
方平递过去。
杨悠来不及登上马车,而是撕开信封,快速看了一遍,心里沉思半晌,下令道:“回应城。”
盛景龙与耿飞刚从船上下来,就听到了这几句话。
他们急忙过去:“大人,怎么了?”
杨悠望向他们,又望向那艘船,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没事,好好准备,过段时间我就回来了。”
“啊。”盛景龙和耿飞互相交流一下眼神,没有听懂。
杨悠也来不及解释,吩咐卫方平道:“走了。”
方平怕他的身体受不住,轻声道:“大人,明日再走如何?”
“不用。”杨悠将披风紧了紧,说:“我没事,早回去早安心。”
听到他如此说,方平也不敢违抗,只好下令让一位士兵先行去告诉前面县令去准备,然后才吩咐马车出发前往应城。
而就在杨悠出发回蓉城的时候,一条消息开始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了。
这条消息是关于前朝二圣的。
众人都知道熙和帝和蜀王是前朝的五皇子和六皇子,而前期有个消息也在盛传,说二圣已驾崩,驾崩之前将皇位传给了五皇子齐飞鸾。
没想到如今又冒出来另外一个消息 。
这个消息说二圣在被景王所救,但因为遭受折磨,陷入昏迷不醒,如今才刚刚醒来,但正元帝年纪已大,可能要驾崩了,贞徽帝也岌岌可危。
无论如何,二圣还活着,而且刚刚苏醒,根本不可能留下遗书,更不可能将皇位传给齐飞鸾。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二圣的消息真真假假,直到有一日,段锦驾车,带着二圣去祭祀天地,这件事才尘埃落地。
二圣真的在北方,而且还活得好好的。
很快,两封贞徽帝的圣旨传到了蜀地和熙和朝。
要求他们即刻来应城觐见。
熙和帝将圣旨撕掉,公然抗旨。
而蜀王虽然没有撕掉圣旨,但也没有说是否来觐见,就如同他对待熙和帝的册封一样,以沉默来应对。
等杨悠回到应城,所有的事已经尘埃落地。
段家军已经决定以贞徽帝的名义前往讨伐熙和朝和蜀王。
段锦正在与众人商议由谁来担当此次的主帅。
他是想着亲自去的。
但众人不同意,尤其是魏常反对。
之前都是他领兵前往,没想到这次却遭到了反对。
段锦脸色有些不虞道:“难道你们怕我打败?”
魏常面对他跪下,俯身:“王爷,这次不同往日了。”
“什么意思?”他眼神一凛。
魏常叹气:“王爷,正元帝和贞徽帝眼看就不行了。”他没有说完。
但段锦却明白过来,他们想着说先古的禅让制,让贞徽帝临死前将皇位禅让给他,如果他前往了南边,二圣驾崩了,那岂不错过了登基的时机。
但这件事却说服不了他,他冷笑:“难道这天下不是我打下来了吗?”
“是,但何必节外生枝。”魏常叹息道。
刘谌等人也不说话,段锦明白他们意思,也不想他白白错过这样的机会。
众人正在僵持。
陆柔来报:“王爷,王君回来了。”
段锦猛地起身,往前走了两步:“怎么回事?不是说明日才回来了吗?”
正说着,杨悠进来了,他一身风尘仆仆,脸上也带着未隐藏好的疲惫。
段锦上前握住他的手,既心疼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