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一个扮演普通学生的真学生举手:“芬格尔师兄…呃,不对,丹尼先生,我是《科学月刊》的实习生。您描述的生物形态远超地球现有生态模型能力,能量层级接近神话。官方通报已有多家顶尖材料实验室和特效工作室质疑您的视频为伪造。您如何回应材料学、物理学乃至生物学界的广泛质疑?您是否考虑过,您的‘发现’可能是某种精神创伤后的应激性创造?”
芬格尔扮演的丹尼猛地转身,西装下摆甩出一个夸张的弧度,目光如电,直刺提问者:“质疑?他们当然要质疑!因为承认,就是承认他们几个世纪以来构建的‘安全世界’谎言彻底崩塌!看看他们塞给你们的所谓‘证据’:模糊不清的对比图?自称‘皇家海军档案管理员’的匿名声明?(他故意模仿着英式腔调)‘高度相似’?我亲爱的学生,你告诉我,哪部投资上亿的电影的顶级粒子特效,会粗糙到让海水沸腾的光柱边缘还带着廉价噪点?他们是蠢还是以为所有人都瞎?更可笑的是那些所谓的‘专家报告’,33处关键帧被篡改?呵!法兰西科学与伦理研究院?”他脸上露出一个混合着悲悯和极端嘲讽的表情,转向在场所有人,“去年是谁被爆出接受军工巨头巨额献金,替他们在阿尔卑斯山中秘密进行的生物武器研究出具‘无害伦理评估报告’的?他们的科学伦理?狗屁!只配给当权者擦屁股!”
食堂里安静了一瞬,不少学生下意识地交换眼神。芬格尔举的这个例子过于具体和极具冲击力,巧妙地引用了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法国学术丑闻,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和放大,但逻辑链条竟显得出奇凌厉!他成功地将“官方辟谣”的权威性,与已知的政府或学术腐败捆绑在一起,让那份“声明”瞬间带上了可疑色彩。
“但你的精神评估报告…”另一个新闻部女生扮演的法新社记者试图抓住要害,语速极快,“根据公开医疗记录查询,你往年在马里兰州圣约翰康复中心因……”
“因为什么?!”芬格尔的声音陡然炸开,如同惊雷,他猛地踏前一步,几乎要贴到那女生面前,眼神里燃烧着被侵犯的、狂暴的愤怒,“因为我在调查中美洲某国秘密处决政治犯的时,拒绝接受CIA某位高级官员的现金封口费?!因为我拒绝了某位医药巨头邀请我在他们的‘新型抗抑郁药’报告上署名的要求?所以他们给我贴上‘精神不稳定’的标签?!多么熟悉的手段啊!当真相让他们恐惧时,疯子就是最后的墓志铭!而你们——”他的手猛地扫过全场所有“记者”,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让所有人后颈发凉的、洞穿肺腑的悲怆控诉,“你们,就是他们盖章的帮凶!”
食堂的气氛凝滞了。那个提问的女生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芬格尔的爆发力、情感的宣泄、对官方打击异己手段的精准影射,组合成了极具压迫感和煽动力的回答。
芬格尔扮演的“丹尼·卡特”不再是精神病,而是一个悲情、受迫害但执着于真相的斗士形象,隐隐有将公众对政府的普遍不信任引燃、并将压力指向那些隐藏在阴影中操控一切的“神秘组织”(混血种社会)的危险趋势。
远处啃着鸡腿看热闹的路明非低声对绘梨衣说:“芬格尔……不当演员真是屈才了。”
诺诺身边,夏弥小声嘀咕:“好厉害,听起来好有道理……我都快信了……”
“没意思!换位置!”芬格尔猛地一拍桌子,脸上那股悲愤瞬间消失,又挂上了那副熟悉的惫懒又精明的笑容,“老子来当记者!你们这帮渣渣演丹尼!刚才的节奏明显不对!控诉要愤怒,但愤怒里要带着逻辑和数据的钩子!钩住听众的脑子!不是让你们光吼!再来!给我演得像点!”
新闻部小弟们脸色一苦,但立刻重新分配角色,有人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刚才芬格尔的语言节奏和反击点。
这一小时的反向演练堪称“屠杀”。
变成“记者”的芬格尔,问题更加刁钻阴毒,角度更加清奇:
“卡特先生,您提到那些‘金瞳人’拥有超越人类极限的力量。那么请问,在您描述的战场中心,能量释放足以瞬间蒸发钢铁、冻结海面,您作为一个普通人,靠什么呼吸设备在零下数十度海水中‘侥幸获救’?(语气充满‘真诚’的困惑)这科学吗?”
“或者,我们换个思路,您提供的鳞片……(他拖长音)您声称是独一无二的深海造物。但您可能不知道,上周五内华达沙漠某特效道具仓库失窃,一批用于拍摄《深海巨兽纪元5》的特级生物道具样本不翼而飞,其中一块编号为‘Aurora Blue-7’的蓝鳞道具,设计图显示其细节——(他快速调出手机上不知何时P好的假设计图投影)——包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