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的官僚体系只为赞普服务,必须建立忠于唐朝的新体系,新任官员应以吐蕃人为主,但必须由唐人主导,这样才能确保吐蕃长治久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哥舒翰深以为然,追问道:“第二件事呢?”
“以我之见,”李乾神色凝重,“吐蕃腹地贫瘠,难以供养大军。驻军太少又难以震慑四方。我建议在大非川驻扎重兵,那里物产丰饶,可解决粮草问题。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大军可快速驰援。为此,必须征调民夫,在积石山中修筑道路。”
这个谋划可谓周全,哥舒翰欣然赞同:“此计甚妙!此战我们俘获数十万吐蕃壮丁,正好用来修筑道路。”
逻些一战,那些熬不住饥饿的老弱病残几乎都已死去,剩下的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正是修路的最佳劳力。
李乾他们之所以最终选择招降而非屠杀这些俘虏,也正是存了让他们服劳役的打算。
计议已定,李乾等人立即着手准备。
哥舒翰一声令下,数十万俘虏在唐军的押解下进入逻些城,开始清理废墟。面对全副武装的唐军,这些俘虏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抗。
此时的逻些城已是一片狼藉,尸横遍野,断壁残垣。单靠奴隶们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清理,驱使这些俘虏来做再合适不过。
为确保工程进度,李乾提出了“以工换食”的妙计,干得越多,获得的食物就越多。这一招直击俘虏们的软肋,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
为了那一口救命粮,俘虏们日夜赶工。
不出数日,整座逻些城便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城外的尸体也全部妥善处理完毕,只待重建大计展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