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星战:战斗在新伊甸星系 > 第102章 过去的历史(1)

第102章 过去的历史(1)(2/3)

间南征北讨,可叛乱的星球却越来越多……直到连黄金舰队的指挥官都宣布“叛乱”,帝国的统治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从叛乱中诞生的各国都不愿再见到历史重演。

    星球的发展路线,也从全面发展转变为了单项专精。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迄今为止,再也没有单个星球能够成功叛乱。

    野心家们一旦掀起叛旗,会发现脚下的行星要么没法“造枪”,要么没有“粮食”,根本就无法在平叛舰队的攻势下支撑太久的时间。而煽动整个星区造反, 因为牵扯人员过多,又很容易走漏风声,导致叛乱被情报机关提前扼杀在摇篮里。

    但这样做的坏处也很明显。

    一旦与其他国家爆发战争,敌国的海军只需要截断供给路线,星球的抵抗能力就被极大的削弱。

    对统治者来说,外忧与内患哪个更要命……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各个国家的行政星一直都维持着单项专精的发展路线。

    通勤车很快沿着专用线路,进入了对接廊道。

    晨海星的太空港是一座军民两用太空港。

    除了海产品养殖业以外,晨海星第二出名的产业,便是旅游业。

    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从共和国境内的各个行政星赶来,在晨海星的碧海蓝天间度过美好的假期。

    为了让来到晨海星旅游的游客们能有更好的体验,太空港的对接廊道全部由特种玻璃制成,为的就是让游客们能够更好的从太空中欣赏晨海星秀美的景象。

    沈长冬向通勤车的窗外望去,第一眼就在眼前的美景里呆住了。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颗玻璃球般晶莹剔透的行星。在大气层的掩映下,行星表面的海水呈现出美丽的碧色。

    环绕在赤道上的轨道居住带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包裹”在这颗行星的腰间。

    大量的太空电梯从轨道居住带上延展下去,跨越漫长的距离,从星海到大洋,直到将基点深入海床的深处固定。在基点之上,则是一座座深海城市。

    通过这些太空电梯,大量的货物可以方便的运送到太空中,再经过停泊在轨道居住带上的驳船集中到太空港中,最后由体型足以与星际攻击舰媲美的深空贸易船统一发送。

    沈长冬又向通勤车的另一侧看去。

    这次映入他眼帘的,则是晨海星的太空港。

    彷佛一只蚂蚁站在了一位巨人的脚下,光是太空港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占满了沈长冬的全部视野。

    从抽象的形状来看,整座太空港仿佛一根竖立在太空中的棍子。

    在这根棍子的上下两端,分别延展出太空舰船的停泊区。小到一艘民用穿梭机,大到泰坦这样的巨无霸,都可以在停泊区中找到对应的船位。

    从停泊区再向中间,则是货物存放区。一条巨大的圆环沿着太空港的轴线展开,这便是环形仓库。大量的深空驳船穿行在停泊区与货物存放区之间,运输着各种各样的货物。

    货物存放区再往中间,则是整座太空港的核心区域。

    就像是一根棍子中间突然插进了一块巨大的圆饼。

    这里集成了控制区、居住区、动力区、生命维持区……等等区域,是太空港最重要的部分。

    为了让太空港正常运转,整座太空港的工作人员大约在五万人左右。

    多亏了从“暗域”中解禁的前文明科技遗物,这些年来,自主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繁琐的维护工作,都可以由自主机器人完成。

    在此之前,由于两次“大销毁战争”的影响,很多像“自主人工智能”这样的前文明科技都已经失传了。

    太空港的运行与维护不得不依靠大量的人力,如果不是自主人工智能技术,整座太空港的工作人员最起码也要五十万人……比今天多了十倍不止。

    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无疑是能造福人类的。

    可那位无上帝皇进入“伊甸之眼”,见证了“天灾的真相”以后,却认同了“原罪教徒”的理念,认为科技最终会导致人类的毁灭……

    这也正是第二次大销毁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学生时代,沈长冬在读到历史时总会感到深深的疑惑。

    在此之前,那位统一了整个新伊甸的无上帝皇可是最坚定的“抵抗派”。

    彼时的旧宇宙已经被“天灾”毁灭了十几个世纪之久。

    对于“天灾”的恐惧,使得整个新伊甸宇宙的话语权,都被“原罪教徒”所主导。

    科技会引来天灾。

    如果任由科技发展下去,会导致新伊甸——这个人类最后的家园也被天灾所毁灭。

    在这一信条的影响下,大量前文明的科技被永久性的销毁。

    人类最早殖民的新伊甸行星被黄金时代的武器摧毁,永久性的笼罩在“暗域”之中,所有试图踏入其中的人,最终都是有去无回。

    人类自2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