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尼克尔森看向自己面前的十二人、沉声说道:
“我提议,我们就此事,成立一个新的研究会如何?”
听到耶鲁·尼克尔森的提议,所有的人都一致表示了同意。
事实上,这个组织原本不只有十三人,只是有一些人并不认同尼克尔森对“赫星”的崇拜,这才仅剩下了眼前的这些人参与了对“赫星”的祈祷。
他们都是与尼克尔森思想近似的人,眼下他这个提议一出,也就理所应当地获得了全票通过。
于是,接下来就是要决定研究会的名字。
他们讨论了很久,最终敲定这个研究会的名字叫作“赫星学派”。
这名字的含义也很简单,那就是“钻研来自赫星知识的人们”。
当然,这些事情几乎都被罗杰掌握,此时此刻身处“原动天核”内的他,已经与“赫星学派”的这十三人建立了很强的神秘学联系、以至于他们讨论自己的过程都能被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赫星学派……听起来像是‘生命学派’和‘玫瑰学派’这种历史悠久的隐秘组织啊。”
罗杰对这个名字的逼格非常满意、面对“赫星学派”十三位初始成员的再一次祈祷,他也是顺水推舟地降下了赞扬。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组织肯定会迅速发展、发展成一个全新的隐秘组织。
因为比起其它的隐秘组织,“赫星学派”的优势十分明显,那就是其成员能够实实在在地获得来自其祷告对象的回应和知识,这样的待遇恐怕只有“摩斯苦修会”能够与之相比。
不,相比起“摩斯苦修会”的那些被动经历痛苦的“知识逐人”过程的“窥秘人”们,“赫星”显得更加温和,它的知识传导并没有让“赫星学派”的人们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压力和失控的倾向,仅这一点就足以吊打“隐匿贤者”。
当然,罗杰并不打算一直保持这样的姿态,等到“赫星学派”进一步发展,他就打算降低回应的频率。
毕竟,太过容易得来的东西并不会令人渴望,而这么做的好处除了能够强化信仰的坚定程度之外,还能够促使“赫星学派”内部产生一定的阶级分化,也即是少数的人掌握相对的释经权,多数的人成为追随者。
考虑到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暴政的普适性,所以这一制度也并非绝对,如果那些领导阶层胡作非为、罗杰也会适时扶持新的成员上位替代他们。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
忽然间,罗杰想起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似乎任何一个隐秘组织都需要掌握、或者是部分掌握最少一条非凡途径才对。
虽然现在说这个问题有点早,但是这也是迟早要安排的事情。
唯二的问题则是,怎么安排、安排哪条途径?
不说那些掌握序列不连续的途径,目前罗杰完全掌握的途径有“愚者”、“门”、“黑皇帝”和“深渊”,从序列9开始连续掌握、但不完整的途径有“死神”和“倒吊人”。
至于罗杰能够从自己奴役的灵魂身上审问得来的序列途径,那就更多了,包括了“隐者”的序列9到序列6、“红祭司”和“魔女”途径的序列9到序列3,“水手”途径的序列9到序列5。
这些途径之中,似乎只有“隐者”和“门”两条途径能和星象挂上钩,“愚者”也能沾上一点边,但是关联不如这两条途径那么强。
眼下“赫星学派”中的为数不多几位非凡者也都是这两条途径的,所以罗杰未来还是打算从这方面入手。
但是这都是需要后面再说的事情,眼下更重要的事情是让“赫星学派”产生明确的组织架构和章程,这样才有后面发展新成员、和产生非凡体系的事情。
于是罗杰也就没有纠结这方面的事情,他眼见“赫星学派”的初始十三位成员开始忙起了章程设计的事、便退出了“原动天核”、返回了“星主号”的船长室。
就在他回来后不久,克莱恩和班迪特也终于是带着玛姬·洛佩兹回来了。
“跑哪玩去了?”
罗杰微笑着看向了克莱恩和班迪特、开口问道。
“我和班迪特发现了两个因蒂斯的探子,分别是“收割者”和“阴谋家”,我和班迪特在一个小巷里把他们堵住干掉了。”
克莱恩似乎非常兴奋,第一次操控半神级别秘偶进行战斗让他感觉到有一种天朗气清的感觉、那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这番话让罗杰有些意外,克莱恩竟然能够在康斯顿发现没有被露娜除掉的因蒂斯探子,这要么是露娜故意放的鱼,要么就是她确实没有发现。
毕竟拥有“源堡”的克莱恩在占卜这方面是绝对的T0梯队,哪怕是罗杰也只敢说自己在占星方面应该比克莱恩强,但是更加普遍的占卜方面是真的不行。
无论如何,克莱恩这番操作也是做了好事,提前适应半神级的秘偶操作对克莱恩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