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覆地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甚至可以说,这一次是触动了所有掌权人的利益。”
梁国夫人走到他身后,给他揉捏着肩膀脖子,边揉捏边说:“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其他的。
但是有一点我知道,皇帝让这个天下,实实在在的变好了。
从偶尔你吐出的一些口风来看,皇帝的雄才大略,连你都理解不了。
虽然看似每一步都走得很冒险,但却有那个能力去收拾残局。
他既然要进行某种变革,那就肯定已经想好了一切。
他才二十五六岁,距离老糊涂还远得很。
从他登基这几年来看,他虽然很霸道,但却行的是堂堂的正道,一步步都是大势碾压下来。
老爷,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身体。”
刚刚端起参汤喝了一口的房玄龄,闻言狠狠把碗顿在桌上。
似乎又感觉自己做得太过,轻轻把碗移了个位置,然后叹气道:“按照陛下的说法,龙生龙凤生凤,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可我们家的四个子,一个让人省心的都没有。
大子,你看他整日偷鸡摸狗,哪里有点我的样子?
别说政治头脑了,他连半点为人的头脑都没有。”
房玄龄的大儿子房遗直,在原本的历史上,到了李治的时期才被封官,而且都是封的散官。
就这样,他还在妹夫的裹挟下,非要搞点大事,最后被流放岭南,死于非命。
“再来说二子,如果说大子好歹还有点小聪明,就是没用在正道上。
二子就纯纯的一个莽夫,人家要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他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了。”
二儿子房遗爱,历史上的千古绿帽王,但实际的历史记载,显示其就是一个超级莽夫,俗称脑子里长的都是肌肉。
说他给高阳和辩机守门,还不如说他直接打进去,不管对方身份,把两个都杀了来得真实。
现在由于出了变故,房遗爱还在混,根本没得到赐婚。
李承乾不管,李世民为他那些儿女的婚嫁操碎了心。
“三子,哎……平庸到了极致,可谓放在百姓中都不突出!”
三只房遗则,就是个超级混子,属于不惹事,又没亮点的混子。
“四子,四子已经算最好了……”
说是最好,属于是矮个子里挑高个子。
在房玄龄眼里,这个四儿子房遗义,也就勉强能当个小小庸官。
别说宰相了,能不能站在朝堂上都是两回事,除非他自己不要脸皮去求。
要是以前,求求李世民还行。
现在求李承乾,显然是没戏的。
因为李承乾的行动明确的告诉他,他只看有没有才。
能者上,庸者下。
而他自身对李承乾,也没什么太大的恩惠,根本就没这个脸。
听到这些话,梁国夫人没什么反应。
因为类似的话,房玄龄不止是说过一次了。
她知道,房玄龄不是在责怪自己,就是在发泄心头的憋屈。
想他如此聪明的一个人,文能下马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怎么生出来的儿子,就一个比一个没用呢?
“老爷,正因为如此,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否则,就算皇帝看在你劳苦功高的份上,给孩子们封个吃俸禄的散官。
他们也要么碌碌无为,要么随时可能闯祸。”
“碌碌无为……闯祸?”
房玄龄的思维很发散,似乎得到了什么灵感,端起碗把参汤灌下去,就急火火道:“走走走,去眯两个时辰好办公……”
梁国夫人满脸问号,但也没有再多问。
她怕继续问下去,房玄龄的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
她并不知道,房玄龄是想通了。
既然自己四个儿子都如此不堪,想要保住房家的荣耀,看来是不可能了。
如此,为后代计,第一要务就是让他们平安落地。
他站在朝堂上这么多年,暗地里又不是没有人当他的政敌,或者暗戳戳的仇恨着他。
他最忧心的就是,自己死了之后会被秋后算账。
原本的想法是,让儿子们尽量站起来,能够独当一面。
可四个儿子在他眼里都是蠢货,属于进入官场自身难保的。
原本还是在左右为难,进不进都是死。
现在他想明白了,干脆就不进了。
反正按照李承乾的意思,世袭国公已经没了。
那他的四个儿子想要平安落地,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支持李承乾的政策。
让白皮书上的政策实行下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