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开局攻打长安,决胜父子局 > 第441章 陛下,此策是否过于严苛?

第441章 陛下,此策是否过于严苛?(1/2)

    定到如此之重,就是因为李承乾清楚,权力太容易迷人眼了。

    如果没有这个无限追责制度,百官头上就没有那把刀存在。

    他们渐渐就会肆无忌惮,推荐自己人上位,然后把控各方面。

    这一点,不管是现在仅存的世家,还是未来来自平民家庭的官员,本质上都会用同一种操作方式。

    这是人性,是无法扭转和改变的。

    有这把刀的存在,就会让他们在扶人的时候,好好的思索一下,这个人值不值得自己扶。

    满朝文武静悄悄的,都被李承乾这个论调,搞得哑然无措。

    他们偏偏又不能说,李承乾这是暴政。

    因为在事实上,这种牵连并不少见,甚至还被皇帝当做借口,用来处置一些原本不好处置的人。

    就比方说长孙无忌,李承乾就是用的他给长孙冲各种擦屁股的借口。

    把这个事情提到明面上来,可就有些让人胆寒了。

    本来心照不宣的事,现在被明码标价的放出来,意味着只要子孙后代或者学生犯错,皇帝随时都能把他们用这个借口拿下去。

    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有多么劳苦功高,除非你不结党私营,甚至连亲朋好友都不管。

    不然,那把刀就已经架在脖子上,随时可能会砍下来。

    是因为哪怕是亲朋好友,你也没办法保证他们都是圣人,不可能犯错。

    这三种规则一旦实行的话,就意味着他们即便当官了,也不敢随意扶植自己的亲朋好友,否则随时会被连累,一辈子忙碌成空。

    马周突然站出来道:“陛下,此策是否太过于苛刻?

    要知道,任何人都没办法保证,另一个人会不会犯错。

    如果确有才,几十年后犯错,自己也会被牵连,本来一片好心,却导致自己晚节不保,是不是有些过了?”

    他自己就是属于被推荐的人才,所以他对这方面,稍微有些敏感。

    因为他认为,民间大才多的是,他们或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如意。

    若是这条被推荐的路都给断了的话,那不是有很多如他这样的人,都无法在进入官场了吗?

    百官暗自点头,即便是这样,也太过于严重。

    真的是一不小心,自己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比如他们推荐一个人,而且是真心的推荐,你觉得他有才。

    可这个人下放到地方之后为非作歹,他们看也看不到管也管不了。

    突然有一天案发了,把他们给牵连了进去,这不是比孟姜女还冤嘛?

    “马周,朕告诉你,生而为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负责的。

    除非是患有脑疾,或者是年纪还太小,确实不知人伦之事。

    既然做人都要负责,为何做官不用负责?

    这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即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又不用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你来告诉我,天下哪里来如此好事?

    即便是朕这个皇帝,如果做的事情确实有问题,那也会被天下骂昏君。

    如果错的实在离谱,也有的是人起来反抗。

    皇帝都要负责,官员不用负责吗?”

    “这……”

    马周顿时无话可说,但他又确实觉得,这政策好像对官员太过于严苛。

    “朕知道,你的本意不是如此。

    你大概是想说,人心是看不透的。

    甚至哪怕这一刻,某人还是一个高洁的清官,下一刻就可能变成贪婪的贪官。

    人是会变的,没有人能看得出来。

    但是,才能确实能看出来的。

    因此,如果有些官员,纯粹是在推荐有才能的人,录取有才能的人,最后却需要自己来背这个锅,是非常冤枉的。”

    “是,臣就是这个意思!”马周松了一口气。

    “那么,朕也已经说了!

    无限追责这个制度,也是会分情况的。

    朕难道没有说过,如果确实是因为有才被录取,跟录取人之间没有任何其他关系,是可以免责的吗?

    这第二责任人,作为上官而言,难道不该随时监督手下吗?

    手下犯了错,上官居然毫无责任,你觉得可能吗?

    监督自己的手下,这不是作为上官的职责吗?

    如此被追责连累,有什么可开脱的?”

    马周迟疑道:“可……可是如此一来,势必让文武百官,就连有才之人都不敢举荐,也不敢和其有任何牵扯。

    但在实际上,又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以刚刚这个张三来举例,若是他被启用无限追责制度。

    他自然会把,跟他有牵扯的人给咬出来。

    当然,也可能会胡乱的攀咬。

    可如果是胡乱的攀咬,他就没有任何证据。

    反过来,为了避免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