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只是公布奖励方案,各项事宜都交给手下去做,我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处理。
我接见了我的部属,建宁官吏报告了建宁郡的情况,孟恩也早就回来了,他报告了建宁外的情况,孟木报告了孟家的各处庄园的情况,他现在统筹三处庄园,蒲元则汇报了工坊和采石场、铁矿场的情况,他也负责矿场的管理。
总体情况有好有坏吧。
现在已经进入夏末,整个春天和夏天雨水都很少,蜀地可以说没有雨水,整个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也降水稀少,在这样不利于水军发挥的情况下,曹操那边放松了警惕,他们不认为孙权会在水位很浅的情况下用兵,但他们想错了,孙权居然调动了大批步兵和骑兵突袭了皖城,而且成功拿下了皖城,曹操派出部队反攻皖城却没有成功。马超终于在西凉混不下去了,他带着残兵败将投靠了张鲁,刚开始张鲁待他还是不错的,但是张鲁手下的人很是排斥马超,小报告打多了,张鲁也就有些疏远马超。
成都城那里,刘备一直在挖掘猎场,他征集了更多的人手加班加点的挖掘,猎场已经是一个大大的坑,完全看不出那里曾经是一个猎场。刘备的收获也很是丰厚,他终于挖到了青铜神树,还有更多的玉石、更多的青铜器,像是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大型的完整的青铜器刘备用来筹备祭天仪式,其他的都用来充实府库和回炉制作武器装备。刘备这可是发了大财了,那可是完整的三星堆!诸葛亮的动作也很快,都江堰的疏通已经开工,因为旱情的缘故进度很快,对盐铁的专营也进行的很迅速,政策已经下发,诸葛亮选拔、派出了很多盐官和铁官到各郡去,原本就属于官府的很容易就能掌控,但是私人性质的就遇到了巨大的阻碍,谁还不护食呢?!
这些都是建宁外部的情况,建宁内部的情况也不少。
首先是春夏的旱情愈发严重了,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疏通水源起到的作用有限,邻水上田的粮食产量也明显下降了,中田基本都绝收了,下田早已没人耕种,如果没有商队不断从天竺带回来粮食,建宁的粮价早就崩了,老百姓真的会饿肚子!我吩咐孟木收购尽可能多的中田和下田,中田依旧用来种桑树,下田也还是用来放牧牲畜,但这次的收购要压压收购价,不是我要压榨农户,而是我的资金压力也非常大!商队承压,我们对掸国的远征也耗费巨大!
蒲元那里有些好消息,玉石、金银铜的加工制作有了很大进展,已经能够出产批量的产品,玉石制品和金银制品在成都城销售良好,铜器物在天竺的售卖也很好,这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更大的进展是在织机上,蒲元拆解了从成都带回来的最先进的织机后,他不仅能制作出织机,还对织机做了改进,蒲元的新织机更省力,速度也更快,也就是效率更高,织出的锦缎质量也和蜀锦一样。现在的问题也有两个,一个是织机制作了几百台,但是没有足够的地方来放置这些织机,另一个是也没有足够的蚕丝,蒲元最近也正在扩建工坊和扩大养蚕规模,孟木也在扩大对蚕丝和桑叶的收购。
鉴于掸国战斗的经历,我是觉得火力依旧不足的,我想着等回到建宁就让蒲元制作更多的弩,让辅兵百人队也都拥有人手一把的弩,这样在大规模的战斗中就能有更高一层的远程攻击能力,可现在的情况却暂时不能补充弩了,先要维持商路,工坊优先照顾商品。
另外为了弥补天竺和成都两路商路的利润降低,我决定扩建那条支脉的商队,就是去原毛家庄园外的集市然后去僰人那里的那条商路,他们将商路扩大到牂牁(读zangke)郡和兴古郡,拿出更多的商品在这条路线上售卖,特别是在成都城卖的不太好的商品,也从这条线路上收购一些便宜的货物,这样我们才更有底气跟不韦的新兴商队对抗!
此次征服掸国也有不少损失,战死了一些郡兵,伤残的郡兵更多,战死和伤残的郡兵大多是猎豹团的,这跟我们和掸人正面死磕有关系,跟猎豹团大多是新兵也有关系,还好我们带着军医,救回不少,战死的归入了英烈碑,和以前壮烈牺牲的埋葬在一起(这次都是衣冠冢,路途遥远无法带回他们的尸骨),轻伤的都跟我们一起回来了,重伤的都留在了平骠城,等伤好一些能够远行时才会跟着商队一起回建宁。对郡兵部队的补充在缓慢进行,这次我们没有降低标准,还按之前较为严格的标准来收录新兵,也不急,没有新的军事任务,而且我们还要等那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