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后方被袭击了,怎么办?” 敌军士兵们纷纷询问。
强国军队在楚国军队的前后夹击下,进攻陷入了困境。他们既要应对正面防线的顽强抵抗,又要抵御侧翼骑兵的冲击,还要担心后方的骚扰。
强国将领意识到情况不妙,不得不下令撤退。“撤,先撤回去,重新调整部署!” 强国军队狼狈地向后撤退。
楚国军队乘胜追击,给撤退的强国军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楚桓并没有让军队追击太远,他深知敌军可能会有埋伏,而且此时楚国军队也需要巩固防线,准备应对敌军的下一轮进攻。
“停止追击,迅速返回防线,加强防御。敌军肯定还会再来。” 楚桓下令道。
楚国军队迅速返回防线,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这次战斗,楚国军队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成功地击退了强国军队的进攻,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我们胜利了!楚国万岁!” 楚国士兵们欢呼雀跃。
而在外交方面,二皇子楚渊也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在他的努力下,更多的国家加入了对楚国的支持行列。一些国家不仅提供了物资援助,还派遣了军事专家,帮助楚国提升军事战略和战术水平。
“楚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令人钦佩,我们愿意派遣军事专家,与楚国军队共同探讨战略战术,为楚国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某国使者说道。
楚渊对各国的支持表示感谢:“感谢贵国的慷慨相助。楚国一定会与各国携手共进,共同抵御强国的侵略,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楚国朝堂上关于太子之争的暗流并没有因为这场胜利而平息。相反,随着大皇子楚桓在军事上再次取得胜利,支持他成为太子的声音愈发强烈。
“大皇子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带领楚国军队多次击退强国,他才是楚国未来的希望,应该立为太子。” 支持大皇子的大臣们说道。
这让朝堂上支持二皇子楚渊的大臣们感到了压力,他们也开始积极活动,强调二皇子在外交上为楚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皇子在外交上纵横捭阖,为楚国争取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没有他,楚国在国际上将会孤立无援。二皇子才是更合适的太子人选。”
两个阵营之间的争论愈发激烈,甚至在朝堂上也时有冲突发生。这让楚尘感到十分头疼,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太子之争,楚国的内部团结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楚国在战争中的局势。
“楚国如今正面临强国的侵略,内部却因太子之争出现分裂,这如何是好?” 楚尘在宫中暗自忧虑。
就在楚尘为太子之争苦恼时,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楚尘在处理政务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系统提示音:“恭喜宿主完成隐藏任务 —— 在战争中带领楚国成功抵御强国多次进攻,维护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奖励治世名臣一名,该名臣将以合适的身份出现在楚国,助力楚国发展。”
楚尘惊喜之余,对这个神秘系统奖励充满了期待。他深知,在楚国如今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这位治世名臣或许是扭转局面的关键。然而,他并没有将这个消息立刻透露出去,而是决定暗中观察,等待合适的时机。
与此同时,楚国朝堂上关于太子之争的矛盾日益尖锐。支持大皇子楚桓和二皇子楚渊的大臣们,在朝堂议事时常常针锋相对,使得许多决策的推进都受到了阻碍。
“如今楚国正处于战争时期,应立战功赫赫的大皇子为太子,这样才能稳定军心,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支持大皇子的大臣慷慨陈词。
“此言差矣!二皇子在外交上为楚国赢得了广泛支持,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这对楚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太子之位,二皇子更为合适。” 支持二皇子的大臣立刻反驳。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楚尘看着大臣们争论不休,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这样的争论持续下去,楚国的内部团结将会被彻底破坏,在与强国的战争中也会陷入被动。
“都住口!” 楚尘终于忍不住大声呵斥,“楚国如今面临强敌,你们不思如何共同抗敌,却在这里为太子之位争得面红耳赤。难道你们想看着楚国因内耗而灭亡吗?”
大臣们被楚尘的威严震慑,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楚尘看着大臣们,语重心长地说:“太子之位,关乎楚国的未来,朕自会慎重考虑。你们都是楚国的栋梁,应以楚国的大局为重,齐心协力抵御强国,莫要再因此事起争执。”
然而,大臣们表面上虽然听从了楚尘的训斥,但私下里依然各自为营,继续为自己支持的皇子谋划。
大皇子楚桓和二皇子楚渊看到朝堂的混乱局面,心中十分忧虑。他们再次找到楚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王,朝堂如今因我二人之事陷入混乱,这并非我们所愿。儿臣愿放弃争夺太子之位,只求楚国能团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