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项被称为“瞳图”的技术,很快就在残酷的战场上证明了其无与伦比的价值。斥候队正王大牛,在一次深入敌后侦察时不幸落入埋伏被俘。他被押往敌军一处前沿审讯营帐。负责审讯的敌军军官手段狠辣,试图撬开他的嘴获取宋军布防情报。王大牛咬紧牙关,一言不发,承受着毒打和折磨。就在他意识模糊之际,审讯帐的帘子被掀开,一个穿着敌军低级文官服饰、戴着水晶单片眼镜的瘦削身影走了进来,假意协助记录口供——此人正是宋军安插极深的卧底,代号“鹞鹰”。
“鹞鹰”假意翻看之前的审讯记录,对军官说:“此人顽固,不如试试疲劳战术,用强光刺激。”军官不耐烦地挥挥手。“鹞鹰”便取过一盏特制的、光线可调的牛角灯,走到王大牛面前,冷冷地说:“看着光!什么时候想说了,就眨眨眼!”他故意用身体遮挡住军官的部分视线,将灯光调至特定的模式,开始照射王大牛的眼睛。
强光刺目!王大牛痛苦地闭上眼,又被粗暴地扒开眼皮。就在这强光照射的瞬间,他残存的意志力如同被点燃的火星!他认出了那光线闪烁的节奏——那是己方的信号!代表“坚持住,我在记录,准备传递真实情报”。求生的意志和职责的使命感瞬间压倒了一切痛苦。当“鹞鹰”按照事先约定的编码,用灯光打出询问“敌军主营位置”的信号时,王大牛将全部精神凝聚于双眼。在强光下,他努力做出“额外”的收缩;在灯光短暂调暗的间隙,他则用尽最后力气,对抗着生理本能,强行控制瞳孔做出特定次数的“扩张”。他的眼球因为过度用力而布满血丝,泪水混合着血水淌下,在敌人看来,这是痛苦和恐惧的表现。然而,在“鹞鹰”那副特制的水晶镜片后,看到的却是一幅用生命绘制的、清晰无比的“地图”——瞳孔的每一次异常缩放,都精准地指向了敌军主帅大帐新转移的秘密位置坐标!
“鹞鹰”面无表情地记录着,心中却翻涌着惊涛骇浪。他迅速将解码的信息混入一堆无用的审讯记录中,利用外出传递文件的机会,将情报送了出去。狄青收到这份用生命传递出的绝密情报,结合其他渠道信息验证无误后,果断下令一支精锐骑兵绕道奇袭,成功焚毁了敌军新设的前沿指挥所,毙伤敌军将佐十余人,再次重挫了耶律宗翰的锐气。
隐脉者的心跳密语与“瞳图”传信,如同邕州城延伸出的无形神经,在战场的血肉泥沼中悄然搏动,为宋军的决策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它们宛若生命最原始的鼓点,在寂静中敲响,在喧嚣中隐匿,暗藏扭转乾坤的玄机,为这场惨烈的守城战,谱写着一曲曲不为人知的胜利前奏。
然而,宋军情报的屡屡精准,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了耶律宗翰的心中。连续的挫败让他暴怒如雷,却也让他清醒地意识到,宋军必然掌握着一种超越常规、难以察觉的情报传递方式。“查!给本帅彻查!”他咆哮着,将手中的金杯狠狠掼在地上,“那些俘虏!那些可疑的商贩、僧侣、郎中!重点查他们的身体反应!心跳!眼神!任何异常都不能放过!本帅要挖出宋军藏在地下的眼睛和耳朵!”
敌军的反制行动骤然升级。他们从国内征调了经验丰富的刑讯专家和医官,成立了一个专门针对宋军情报传递的“破隐司”。一方面,他们开始对所有可疑的俘虏进行更严酷、更细致的审讯,不仅拷问口供,更用冷水、强光、噪音等手段刺激俘虏,同时用特制的皮囊听筒紧贴俘虏胸口监听心跳,用强光照射并仔细观察其瞳孔变化,试图捕捉任何“非自然”的生理反应模式。另一方面,在占领区和交通要道,对行人的盘查也变得更加苛刻,尤其是对独行的商贩、游方僧道和游医,有时甚至会无故扣押,进行长时间的“观察”。
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沉重的黑云,笼罩在邕州城的地下情报网上。
在狄帅府深处一间仅有烛光摇曳的密室内,气氛凝重。莫承恩的伤处仍在隐隐作痛,但他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要锐利。林忠(负责隐脉者日常联络的副手)刚刚汇报了最新的损失:两名伪装成行商的新晋隐脉者在通过一处隘口时,因心跳在严密搜查下出现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常波动,被敌军“破隐司”的监听老手捕捉到,不幸被捕。虽经酷刑,两人至死未吐露机密,但损失已无法挽回。
“敌人已经嗅到了味道,”林忠的声音带着沉痛和忧虑,“‘破隐司’的手段很专业,他们在寻找规律。心跳和瞳孔,终究是人体的反应,在极端压力下,再强的控制力也可能出现破绽。”
莫承恩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竟隐隐与他思考时的心跳同步。烛火在他深陷的眼窝中跳动。“敌人变,我们也必须变。”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一、立刻提升所有隐脉者和‘瞳图’信使的抗审训练强度。模拟‘破隐司’的所有已知手段,让他们习惯在更极端、更持久的折磨下保持生理控制的稳定。告诉他们,控制不住心跳和瞳孔,就控制住自己的生命——必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