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颇谓协宜庶不愆而不忘致来顾而来享
又寻玄圃如得濑郷古殿密清桥木阴翳可
以仰规紫府使号淸宫舍短从长斯爲智士
寻源正始实赖贤臣合议允俞殊可加奬
梁开平二年戊辰改天下太清宫太微宫紫
极宫皆爲老君庙吴越王钱鏐奏请复两浙
淮南道老君庙爲眞圣观仍亲制碑文曰若
夫眞圣之教大道爲先恍惚难名虚无罔象
□极於玄黄之始施功於融结之前笼罩九
有森罗万物可大可乆玄之又玄岂推步之
能穷非名言之可载太上老君者神凝太素
气积混茫诞形虽感於星精崇德实标於道
祖当骊陆牺轩之代则同出而异名洎陶唐
殷夏之年乃殊途而一贯抗世立法爲师爲
臣恢张冲漠之风振荡希夷之迹及乎姬周
建国仙圣膺期托孕玄姝寓形楚国指李言
姓视耳传名双柱三门式表仪形之异厖眉
鹤发更彰耆耋之尊然而隐迹公朝韬光柱
史鲁宣父起犹龙之叹尹先生知望气之祥
莫不经演五千龄高八百唐朝将基王业远
托直源广啓玄关累崇徽号由是普天之下
悉立道宫皆以紫极爲名冀以奉行斋醮当
府顷尝建置岁月已深後因大盗经过恣其
煨烬缅惟道馆乆旷眞风因爲重兴俾延多
福窃详载籍静究源流但以老君禀虚无精
应混元气托神明之质先天地而生在三皇
五帝之时则自号郁华广寿及殷商成周之
代则官居柱史王师出入自然应期而现後
以周王之世再诞於苦县濑乡道震中华化
行西域然而位居大乙尊号帝君统御十方
施生万物配三光而普照绵万劫以长生前
朝欲濬灵源仰攀仙系宁同血胤聊比宗祊
则老君自是大道之至眞非唐家之枝派夫
轩辕大圣必问道於崆峒周穆至仁亦学仙
於瑶水是以追崇道教广务胜因绦阙朱台
远比蓬莱之境星坛月殿大新焚醮之场必
冀玄功克臻灵贶其余隙地间植松筠白鹿
靑羊自遨游於春岭清风皓月更萦带於秋
江立吴都玄教之观名千秋不朽改越国紫
宫之眞圣万载永隆足使大道常兴眞风不
坠大显玄元之教永资邦国之休宜刻贞珉
式扬光烈其钱塘眞圣观宋朝改爲天庆观
其所立碑见存後唐明宗天成二年敕朱温
所改老君庙并复旧额爲宫观八月左补阙
赵明吉上言曰窃见天下宫观乆失崇修盖
自朱温篡逆以来例多毁废请下诸道应本
朝旧置宫观近经毁拆者皆勒增修以奉祖
宗以弘孝治光陛下中兴之业显国家大道
之源复我眞宗寘兹永世其两京宫观有公
田乞免科率俾充斋粮以给正名道士庶恳
志於焚修期上玄之福佑从之
三年正月中书奏休假令二月十五日玄元
皇帝降圣节休假三日准会昌元年二月敕
休假一日伏请准近敕从之
四年十二月壬子敕尊崇圣祖修饰道宫旣
复其名固难无额宜令所司依旧造太清宫
牌额悬挂兼京城内金眞观仍改名崇道宫
亦准上给换牌额以朱梁改爲庙额故也
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九月辛卯召道士崇
眞大师张荐明锡以缯彩荐明燕人也少爲
儒游学河朔渔猎老庄故性与道俱其後云
衣星冠奉自然之教帝素尚玄元御极之初
数数召见帝问曰道可治世乎荐明对曰道
也者妙万物而爲言总两仪而称德得之上
者爲道得之中者爲仁义得之下者爲礼智
信而失之非人也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
可以治天地岂止乎世者也帝遂延入内殿
讲老子道德经召宰臣冯道授卷而听道曰
道士讲老子僧人受具戒今古有之不可轻
也帝遂礼之爲师益加崇重尝闻宫中奏时
鼓乃曰陛下闻鼓声乎守一而已夫弦匏金
石其声十二其黄锺也唯合於黄锺其不应
者五十有九出乎多门也鼓之爲音也奚其
间然无宫商无角徴无羽无变和而契之其
一故也人能混成於心则与天地俱矣何患
世之不淳哉帝由是致心虚静尊道贵德故
每一召见多所颁赉
五年五月赐张荐明号通玄先生令以道德
二经雕上印板命学士和凝别撰新序冠于
卷首俾颁行天下
周世宗显德五年戊午六月出御衣并钱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