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662章 种子革命,推广全国

第662章 种子革命,推广全国(2/2)



    这种“以点带面,层层辐射”的推广模式,极大地减轻了官府的压力,也充分调动了地方乡绅的积极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些乡绅地主们,在亲眼见证了“青石二号”那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大产量之后,一个个都将其视若珍宝,伺候得比自家祖宗牌位还要精心。

    一时间,整个帝国的乡野之间,都掀起了一场学习“格物农学”的热潮。

    第三步:技术下乡,知识扶贫。

    农学司派出的那数千名年轻的“技术推广员”,则成了这场革命中,最受欢迎也最受尊敬的人。

    他们深入到最偏远的田间地头。

    他们脱下学子的长衫,换上农人的短褂,卷起裤腿,亲自走下泥泞的稻田。

    他们手把手地,向那些世代“看天吃饭”的农民们,传授着全新的、科学的种植理念。

    “老乡,这‘青石二号’,喜肥,但怕淹。你们得按照咱们图纸上画的,把田埂加高,把排水沟挖深。”

    “还有这插秧,不能再像以前那么密了。得稀一点,留出足够的空隙,让它通风,见光,这样,它才能长得壮,结的穗才大!”

    “对了,这田里的水,也不是越多越好。得讲究‘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抽穗’……”

    这些,充满了“格物”智慧的科学种植之法,通过这些年轻的“传道者”的口,第一次,系统地传入了帝国最基层的毛细血管之中。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粮食的增产。

    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

    ……

    大宁启元二十三年,秋。

    距离“青石二号”的诞生,仅仅过去了两年。

    当户部尚书张豆子,将这一年的全国秋粮总产数据,再次呈报到御前时。

    一个,比“亩产八百六十一斤”,还要更加震撼,更加伟大的数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启禀陛下!”张豆子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与自豪,而显得铿锵有力!

    “我朝,今年秋粮总产,合计……七千八百万石!”

    “比之两年前,未推广‘神种’之前,足足……净增,三千万石!”

    “如今我朝国库之存粮,已足够天下军民,即便颗粒无收,亦可饱食……五年!”

    “陛下!”他猛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地高呼,“我大宁……自今日起,已彻底,摆脱了千古之粮荒!”

    “万世基业……已然,固若金汤了!”

    皇帝宁宣宗听着这个数字,看着下方,那一张张同样充满了狂喜与激动的脸庞。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浮现出的,却是二十多年前,那个在南阳府青石村,那个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信誓旦旦地,对他这个“微服私访”的皇帝说,要“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中年人。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