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76章 新府宴客,名动京华

第476章 新府宴客,名动京华(1/2)

    王通判一系的彻底败落,让京城的政治天空,出现了一片短暂的、力量的真空。

    而张家,作为这场风暴中,最大的受益者。

    其在京城的地位,也变得愈发微妙和……炙手可热。

    张府门前,每日里车水马龙,拜帖如山。

    这日,在家宴之上,石头对张大山说道。

    “爹,娘,如今咱们家在京城,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可每日里,上门拜访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咱们总不能一直闭门谢客,也不是个事儿。”

    小山也点头道:“二哥说的对。”

    “如今,朝中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咱们。”

    “这一场宴,既是咱们家的乔迁之喜,更是咱们家,第一次向整个京城,正式地、公开地,表明咱们的‘态度’和‘实力’。”

    “万万马虎不得。”

    张大山听完,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好。”

    “那咱们,就在自家府上,办一场‘乔迁宴’。”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把该请的,不该请的,都请来。”

    “让他们都亲眼看一看,咱们张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家。”

    一场以“张府乔迁”为名义的、旨在震动京华的盛大宴会,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这,是张家在京城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每一个细节,都务求做到最好,也最能体现“青石”的风格。

    由周文轩亲自执笔,设计出了一款融合了“齿轮”和“麦穗”图案的、独一无二的张家“族徽”。

    再由活字印坊,用最好的“青石纸”和最清晰的油墨,印制成了数百份精美无比的请柬。

    这在只知用手写请柬的京城,又是独一份的新鲜事物。

    宴会当天。

    张府那座经过了柱子精心改造的府邸,第一次,向整个京城,敞开了它那厚重的大门。

    巳时刚过,一辆辆华贵的马车,便开始在街口停下。

    前来赴宴的宾客,几乎囊括了京城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

    有内阁的几位大学士。

    有六部的尚书和侍郎。

    有手握兵权的镇国公。

    甚至,连几位轻易不出府的亲王,都派了自家的世子,前来道贺。

    当这些见惯了富贵荣华的贵人们,踏入张府时,便立刻被这座与众不同的府邸,给深深地吸引了。

    这里,没有传统豪门那种用金银堆砌起来的、奢华的压迫感。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通透、明亮、雅致而又充满了巧思的舒适感。

    巨大的玻璃窗,将庭院的景色,引入室内。

    脚下,是那温暖如春的“地龙”带来的融融暖意。

    厅堂里,陈设着几件由柱子亲手打造的、充满了卯榫之美的家具。

    墙壁上,则挂着几幅由花儿亲手织就的、意境悠远的“锦绣山水图”。

    一位来自北境的、不怒自威的老将军,在感受到那舒适的室温后,忍不住对身旁的刘庸尚书感叹。

    “刘大人,张伯爷这府邸,竟如北地暖春,真是……巧夺天工。”

    “若我北境军士的营房,也能有此物,这个冬天,怕是能少冻死上千弟兄。”

    而那些贵妇人们,则更是对厅堂里,那几件早已传为神话的“青石珍宝”,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那座会自己报时打鸣的“布谷自鸣钟”。

    那个能流淌出悦耳仙乐的“八音音乐盒”。

    还有那面清晰得能照出人所有毛孔的“无瑕穿衣宝镜”。

    这些东西,让她们是爱不释手,羡慕不已。

    宴席,设在宽敞的正堂和庭院之中。

    宴席上的菜肴,也同样别出心裁。

    既有从青石村运来的、最是质朴的“山野风味”。

    又有京城“福满楼”大厨烹制的、最顶级的“官府菜”。

    再配上那由栓子亲手酿造的、醇厚绵长的“青石春”美酒。

    让所有的宾客,都吃得是赞不绝口,酣畅淋漓。

    一位大学士品了一口“青石春”,忍不住赞道:“好酒,好酒啊。”

    “醇厚而不烈,绵长而净爽,怕是宫里的御酒,也不过如此了。”

    酒过三巡。

    作为主人的张大山,身着伯爵朝服,站起身,举起了酒杯。

    喧闹的宴会,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新晋的“青石县伯”身上。

    “我张大山,本是山野村夫。”

    他的声音,洪亮而又带着几分质朴的诚恳。

    “能有今日,全赖圣上天恩,与各位大人、朋友的扶持。”

    “我张家,不会说什么虚文,只会做些实在的东西。”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这片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