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73章 张氏医馆,京城开张

第473章 张氏医馆,京城开张(1/2)

    与陈家的婚事,在丫丫的坚持下,最终以一种出人意料、却又彼此尊重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张府之内,王氏虽然为此,惋惜了许久,唉声叹气。

    但张大山,却对女儿这个超越了时代的选择,给予了最坚定的支持。

    第二日,他便召集了所有在京的子女,开了一场专门为丫丫而设的家庭会议。

    会上,丫丫第一次,在所有家人面前,清晰而又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爹,娘,各位哥哥姐姐。”

    “女儿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便不想再耽搁。”

    “我想,即刻便开始筹备,在京城,开一间咱们自己的医馆。”

    “好!”

    张大山第一个拍板叫好。

    “我张大山的女儿,有此悬壶济世之志,爹岂有不支持之理。”

    他看向二儿子石头。

    “石头,此事,你来牵头。”

    “给咱们家未来的‘女神医’,在京城,寻一处最好的风水宝地。”

    “钱,不成问题。”

    石头立刻领命:“爹,您放心,保证给妹妹办得妥妥当当。”

    一场围绕着“张氏医馆”的创建,全家总动员,再次高效地运转了起来。

    石头发挥了他作为“外务大掌柜”的全部能量。

    他没有选择那些租金高昂的繁华大街。

    而是遵照丫丫“方便百姓求医”的要求,在京城一处居民密集、交通便利、但又相对安静的坊区,以一个极高的价格,直接买下了一座三进的大院子。

    紧接着,柱子这位“营造大总管”,便带着他的团队,进驻了院子。

    他根据丫丫提出的、关于“干净、明亮、病患分区”等一系列闻所未闻的理念。

    为她,设计出了一座全新的、划时代的医疗场所。

    他将院子,分成了前中后三个区域。

    前院,是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和“药房”。

    大厅的两侧,设置了数间独立的、保证私密性的“诊室”。

    药房的后面,则是一整面墙的、由柱子亲手打造的、带有上百个小抽屉的巨大药柜,每一个抽屉上,都用清晰的楷书,标注着药材的名称。

    中院,则是“煎药房”、“制药房”、以及丫丫自己用来研究的“百草实验室”。

    后院,最为清净,则被改造成了带有七八张病床的、男女分开的“留观病房”。

    整个医馆,所有的窗户,都换上了明亮的玻璃。

    所有的地面,都铺上了光滑的青石板,方便每日用清水和石灰水进行清洁。

    铁牛的铁匠铺,也送来了他专门为妹妹打造的“贺礼”。

    那是一整套由最好的合金钢,打磨得如同镜面一般光亮的、崭新的医疗器械。

    有大小不一、锋利无比的手术刀。

    有形态各异、可以夹取细微之物的镊子和骨钳。

    甚至,还有一个可以用酒精灯和沸水,进行高温消毒的……密封钢制器械箱。

    花儿的“锦绣堂”,则为医馆,提供了所有的布草织物。

    从医生和护工们那洁白的、便于活动的工作服。

    到病房里,那一尘不染的、用最柔软的棉布制作的床单和被褥。

    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青石”那独有的、对品质和洁净的极致追求。

    经过了整整两个月的紧张营造。

    一座与这个时代所有药铺、医馆都截然不同的、充满了科学与人文气息的崭新医疗场所,终于,宣告完工。

    医馆的门楣之上,挂着一块由张大山亲笔题写的、古朴而又充满力量的牌匾。

    ——“青石张氏医馆”。

    开张的那一天,没有大肆的庆贺。

    可前来道贺的宾客,却依旧是络绎不绝,车水马龙。

    有听闻消息的商会成员。

    有花儿请来的贵妇小姐。

    更有小山在翰林院的几位同僚。

    他们看着这座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充满了新奇事物的医馆,无不啧啧称奇。

    就在这时,门口一阵骚动。

    一列挂着“广仁堂”标记的豪华车队,停了下来。

    陈家的公子,陈子昂,亲自带着人,前来道贺。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知道内情的宾客,都屏住了呼吸,准备看一场好戏。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来自被拒婚者的“示威”。

    然而,陈子昂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他走上前,对着正站在门口迎客的丫丫和张大山,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张伯爷,张大夫。”

    他的称呼,从“张姑娘”,变成了“张大夫”,其中,已充满了对一个同道的敬重。

    “恭喜张氏医馆,开张大吉。”

    说罢,他对着身后的伙计一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