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216章 实在有违伦常!

第216章 实在有违伦常!(1/2)

    姜淮看向远处,越来越多的村民围拢过来。

    看来有点棘手啊。

    对于古人来说,逝者确实就该入土为安,焚烧尸体确实大逆不道。

    但此时是特殊情况,这关系到防疫,姜淮肯定不会妥协。

    他当即提高了声音,“各位乡亲,《黄帝内经》有明言:“尸气熏蒸,必生疠疫。前朝大业年间,关中雪灾后未及时处理尸体,结果爆发疫病,死去更多……”

    “住口!”一声吼叫打断了他的话。

    人群分开,一个樵夫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

    他紧紧抱着一具小小的尸体,那是他六岁的女儿小梅。

    那人的脸上涕泪横流。

    “谁敢烧我闺女!”那人双目赤红,像头受伤的野兽,“我...我跟他们拼了!”

    说着竟从腰间抽出一把柴刀。

    人群顿时大乱,妇人们尖叫着后退。

    姜淮没想到还有百姓搞这一招。

    但他肯定还是坚持。

    他上前一步,直视那人的眼睛。

    “这位兄台,如果您女儿知道因为她,让你染上疫病怎么办?”

    那人一怔,“胡说!”

    姜淮再次上前轻声道,“本官没有危言耸听,本官作为陛下亲自任命的钦差大臣,任务就是保护你们这一方百姓。

    如果您真的染了疫病,不止我,还有您这么乖巧的孩子,她怎会愿意看见爹爹为她染上疫病?”

    那樵夫听完,嘴唇剧烈颤抖起来。

    毕竟姜淮最近的所作所为他们可是都看见了,比那狗官吴文焕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可以说是青天大老爷也不为过。

    一旁一个老者听完,趁机上前:“钦差大人,并非老朽不通情理。只是这焚尸之举,实在有违伦常。亡魂不得安宁,无处归依,如何是好?”

    一旁一位白发老妪也颤巍巍地附和:“是啊,钦差大人,烧了尸体,咱们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没有,清明寒食,我们上哪去哭坟啊......”

    姜淮环视众人,就看到一张张刻满悲痛的脸。

    想想,站在这些百姓的角度,他们也是想让自己的亲人在这世间留下些什么。

    他思虑了会儿,之后上前,“诸位乡亲,既然这样,我有个两全之策。

    我们还是火葬尸体,但会将骨灰装入陶罐,标记清楚。”

    “大家觉得怎么样?”

    “陶罐?标记?”

    “对,等来年春暖,我们再合力建一座祠堂,供奉所有逝者的骨灰。这样,大家祭拜也有去处。”

    百姓们听完,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

    那老者也捋着胡须,若有所思:“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不仅如此,”姜淮继续道,“我们还可以保留逝者的遗物,比如头发,首饰,或他们生前最爱的物件。这些东西会与骨灰放在一起。”

    那樵夫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那...那我家小梅...……”

    “她叫小梅,必定与梅有关吧!那我们可以取一枝梅花,与她的骨灰放在一处。”

    姜淮之后继续温声道,“待来年,便是小梅回来看你了。”

    那樵夫沉默着没有说话。

    “可是...”一位中年妇人怯怯地问,“这火葬...亡魂不会痛吗?”

    姜淮转向她:“婶子,如果你们信佛,应当知道佛家火葬乃最上等葬法。火焰能净化一切,助亡魂早登极乐。”

    一旁一个老者听完长叹一声:“罢了罢了...非常之时,也只能从权了。”

    之后老人转向那樵夫,“柱子啊,让闺女...体面地走吧。”

    那叫的柱子汉子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女儿小脸上。

    终于,他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条褪色的红头绳:“这是...这是她娘留给她的...请...请一定...”

    姜淮郑重地接过那头绳,将它仔细地系在小女孩纤细的手腕上:“我亲自照看,您放心。”

    随着第一具尸体被小心地放在柴堆上,姜淮接过火把,他环顾四周,看到村民们或低头啜泣,或双手合十,但再无人出言反对。

    “列位先人!”他高举火把,“非是后人不敬,实乃无奈之举。愿诸位早登极乐,护佑生者...”

    火把接触柴堆的瞬间,烈焰腾空而起,姜淮看到百姓们脸色平和,没有再反对。

    心想,终是解除了他们的心结。

    ………………

    又过了一段时间,随着赈灾粮发下去,百姓们已经吃饱了。

    姜淮想,该督促他们恢复生产和经济了,毕竟那些倒塌的房屋,还有明年开春的粮食还没着落。

    这天,天刚蒙蒙亮,城西的广场上已聚集了数百人。

    姜淮身着官服,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喊话,“诸位乡亲,朝廷赈灾粮款被贪官污吏私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