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99章 月考

第99章 月考(1/2)

    所以苏云婉不喜欢这个弟弟,不念书不说,脾气差,苛待下人,性子也不好,坏毛病太多了。

    以前的苏淮虽然纨绔,但也不做这些下九流的动作。

    苏云婉从心底是不喜欢苏平的。

    但碍于是亲弟弟,还是忍着,反正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加上她大了,总要嫁出去,也不能一直在侯府。

    如果可以,她希望她出嫁的那天,姜淮能送她成亲。

    也算圆了她和姜淮这十几年的姐弟情分。

    ....

    此时下人房里,几个下人就道,“哼,是他自己要赌,说如果我们不配合他就罚我们的月钱,如今变成我们强拉他打,真是贼喊捉贼!”

    “可不是!”

    “原本因为赌钱那事被侯爷罚了几个月的月钱,如今又被他下令互打了一顿。”

    几个下人心里此刻都愤愤不平。

    之后苏云婉也气的回了房间。

    .......……

    凌霄书院。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要月考了。

    这是姜淮入府学的第一次月考。

    月考和一般科举考试差不多,只是检查没那么严格。

    考的好的考生有奖励,不好的只能被训斥下次努力了。

    这天,一大早。

    姜淮,杭永望,周良平,祝邵元四人便拎着考篮去了考场。

    虽说不是科举考试,但大家还是很紧张。

    因为考完后同样要在府学公布排行榜,排在后面的考生多少会感觉没面子。

    而且他们考试的成绩和教谕的职位息息相关,如果很多学生没有进步,那教谕会被罢黜不得再教导学子,会有新的教谕来。

    所以对于教谕来说,每个月的月考也是大事。

    杭永望也紧张的不行,他本就是这些新晋生员的最后一名,这次又要和那些老秀才一起考,竞争肯定更激烈,也不知道自己能排多少。

    祝邵元在家呆了三年,虽说也在学,但几年没考试了,手生了,他也很忐忑,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姜淮和周良平都学了,不过学的怎么样,只能考了才知道。

    之后吃过早饭几人到了考场,考场就是一个大堂厅。

    此刻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每个人都拿着一个考篮。

    张教谕和其他教谕以后一一检查考试学子的考篮,再放行。

    每个人领一些稿纸和座位号就走进去。

    等前面的一一领完,姜淮也领了,之后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前,把笔墨纸砚都摆好。

    没一会儿,外面响起鼓声,示意考试开始。

    之后张教谕在桌案前用戒尺敲了敲桌板,之后道,“第一次月考开始,现在发放考题。”

    考题是教谕提前想好的,都记在他们脑子里。

    之后他们写在木板上,在考场上来回走动。

    姜淮找到自己《礼记》的那道,每个人学的什么,就选自己学的本经里的那题。

    他《礼记》的第一题是,“不豫则废。”

    姜淮第一反应就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事前定则不困……道前定则不穷……”

    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要有准备就可以成功,不准备就要失败。

    说话要有准备,就不会理屈站不住脚,做事要有准备,遇到困难也好解决,行事前也要先有计划,就不会发生后悔的事……

    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

    “豫”通“预”,乃预先准备之意,指做任何事情事前要有谋划和准备,要见微知着,善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就是要善于防患于未然……

    圣贤论“豫”之为道,是安邦的关键点,也是治国经邦之要枢……

    昔周公制礼作乐,三年而成……商鞅变法,徒木立秦信,诸葛治蜀,先定《蜀科》而后行,都是“道前定则不穷”之明证……

    如,筑堤防,需先勘地势再施工, 纳谏言,早辨清浊而后用…… 曾有郡县仓促举事而民困,此为“不豫”之害……

    古有未雨绸缪者昌,临渴掘井者亡……所以“豫”为古今真理。故曰:预则通,豫则达。千年治乱兴衰,莫不系乎此道……

    姜淮洋洋洒洒,引经据典,阐述这一箴言的核心。

    一天大概考四篇经义,考完就下学了。

    下午交卷后,姜淮一身轻松。

    众人出来,有的神情严肃,有的一脸喜色,姜淮看见祝邵元也一脸凝重。

    “士升兄,怎么样?”姜淮走上前问。

    祝邵元长叹一口气,摇摇头,“还好,勉强写完。我这好几年没考了,有点手生,写的时候总感觉用词不确切,反复的改,耽误了一点时间。”

    姜淮只好安慰他,“可以先写在稿纸上,一口气写完了再来统一斟酌用词润色,不然一篇一篇的抠字眼儿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