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3章 苏平

第3章 苏平(1/2)

    苏淮想了想,那门房想的就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毕竟那门房也不知道,他这个假少爷日后会是什么光景,能翻出多大的风浪。

    态度好一点,也算是替自己留个后路。

    再怎么样,莫欺少年穷。

    苏淮攥紧包袱里的银票,他就不客气了,日后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读书科考。

    现在能省一点是一点。

    再说,面子值几个钱,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之后他大步上了马车。

    姜正河和秦氏随后。

    之后,车夫直接带着他们离开京城。

    马车上,苏淮坐在马车一侧,秦氏和姜正河坐在马车另一侧。

    姜正河不停的上下打量着苏淮,快把他盯出个窟窿了。

    “当家的,你是做嘛,看的淮儿都不好意思了。”一旁的秦氏秦霜看着自家男人笑道。

    “哎,瞧我,就是嘛……”

    姜正河呵呵的笑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偏过头,不再打量苏淮。

    苏淮看他们都是实在人,也不扭捏了,适时提问,“爹,娘,现在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

    姜正河和秦氏一听这声爹娘,一激,两人对视了一眼,心头很是火热。

    之后才道,“哎,瞧我,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跟淮儿说了。”秦霜拍了拍包袱。

    之后秦霜讲了老姜家的事。

    经过秦霜的一番讲解。

    苏淮得知,目前竹溪村的老姜家,有十二口人。

    有爷爷老姜头和奶奶刘氏。

    老姜头和刘氏这一脉,有老大姜正河。老二姜川,老三姜恒,老四姜映荷,三子一女。

    目前,老二姜川服徭役去了,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大黔朝规定,凡男子年满十六方需服役,一户一人,于是姜川去了。

    他是三年前去的,这三年每一年,他都会托邻村的人带信儿,目前情况安好。

    这个好,不是说有日子过得不错,只是说目前身体还扛得住,生命无忧。

    服徭役的辛劳是无法想象的,每年有大量百姓死在服徭役途中。

    基本都是劳累而亡。

    服徭役的百姓干的活计特别重不说,工钱还少的可怜,工钱少不说,还经常克扣。有的监工还拿着鞭子打人。

    很多家庭因为徭役家破人亡。

    可以说是服徭役就是压在底层困苦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

    所以老姜家只希望姜川能熬过这几个年头,平安归来。

    老三姜桓也外出了,是去做生意。

    早年姜家在村里偶遇一个富商,富商生意遭人暗算,在此落脚,逃过一劫。

    得知老姜家的情况,说不如让他的三儿子随他出去闯一闯,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不会饿死。

    就这样姜桓一去便是十几年。

    前几年还传来消息,说在江南一带和富商做生意,生活的不错。

    这些年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姜正河多次想要南下去找,可家里还有几个孩子要养,也抛不开妻儿。

    所以就此作罢。

    姜恒要是有心,自然会传消息回来。

    老四姜映荷则是前几年在山里无意救了一个男人,后面被那男人掳走了,至今没有消息。

    姜正河有去县衙报案,县令只说记录在册,会派人寻找,但已经过去两年了,一直没有消息。

    去年又听说那男人发家,得大人物看中在邻县 水梨县做捕头,姜映荷成了捕头娘子。

    姜正河得知此消息,立马往邻县跑了一趟,后面还多次花钱派人打听妹妹的消息,都说根本没这回事。

    就又不了了之。

    古代证据制度不完善,取证困难,丢个人,死个人,没有证据,你想找也很难找回来。

    所以姜老头和刘氏现在相当于只和大儿子姜正河一家过日子。

    姜正河这一脉,又有大儿子姜玉山,二儿子姜阳和三儿子姜淮。

    姜玉山和姜阳都已经娶妻,对于姜淮来说,就是大嫂李芷兰,二嫂许丹秋。

    大儿子姜玉山和李芷兰还有一双儿女,姜嘉宝和姜揽月,也就是姜淮的两个侄子。

    老姜家目前只乞求姜家之后生活稳当顺利。

    他们之前还等着姜平科考做秀才公,免除徭役,再寻机会找寻姜恒和姜映荷呢。

    谁知道就出了真假少爷这事儿。

    姜淮知道了姜家大概情况。

    这老姜家,情况确实特殊,特别是两个叔叔和小姑。

    之后几人在没说话,只看着窗外倒退的街景。

    秦氏看着窗外的景象,眸色深沉,心中一阵感慨....曾经…………

    此刻,苏淮也看着马车外不停倒退的景象。

    苏淮知道,此刻他要永远离开京城。

    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