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的副将阿勒泰动摇:“要不…… 咱们也归降吧?” 忽兰怒斥:“再等几日,部落定会来救我们!” 却不知部落早已遣使请降。
忽兰最终决定归降,仪式选在虎首堡校场,萧虎亲自主持。忽兰按蒙古习俗割破手指,将血滴入两碗马奶酒,与萧虎各饮一碗:“我忽兰率钦察三部归降大汗,若有二心,死于刀箭之下!” 萧虎赐他 “虎卫百夫长” 铜印(印柄刻虎纹)、玄色披风(内衬狼毛),当场宣布:“忽兰所部迁驻月牙湾,牧场世袭,免三年赋税。” 校场围观的不仅有汉蒙兵卒,还有归化村的钦察族人,蒙力克带头欢呼,忽兰高举铜印,声音哽咽:“我等…… 愿为大汗守边!” 礼炮三响,号角齐鸣,战俘营的降卒们纷纷放下农具,跪地叩首。
萧虎推行 “三制” 安降卒:“牧场划分制” 按人口分地(每户百亩,立界碑);“汉蒙互助制” 每十户归降牧民配一名汉农指导耕作;“千户监控制” 由帖木儿率五十兵卒驻月牙湾,每月巡查一次。忽兰主动提出:“我愿派子弟入虎首堡学堂,学汉文蒙文,懂官府规矩。” 萧虎允准,还在部落设 “译书馆”,供族人学双语。半年后,月牙湾牧场牛羊兴旺,归降的钦察人不仅缴纳赋税,还主动通报北岸异动,周显在《西陲治要》中记:“战俘策反,胜于斩敌千级,此乃攻心之效。” 多瑙河畔的炊烟中,汉蒙俄各族的身影渐渐交融,再无彼此。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