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曹操那些事 > 第185章 仓亭之战

第185章 仓亭之战(1/2)

    先前在初平二年和初平三年,曹操占据东郡,袁绍要求曹操将治所定在东武阳之时,便已经聊过仓亭这个地方。

    仓亭距离东武阳不过三十多里地,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是河北与中原的交通咽喉。

    袁绍虽然在官渡战败,但河北地区都还在袁绍手中。曹操想要击败袁绍,收归河北四州,必须要趁着袁绍处于低迷状态,尽快动手。

    北上攻打河北,则需要渡过黄河,继拿下延津、白马津后,仓亭津自然成为曹操首要目标。

    而且,东武阳又是中部曹操进攻河北的关键城池,拿下仓亭之后,东武阳便会在曹操兵锋之下。

    所以,曹操此刻虽然远在许县,没有选择从近距离的延津渡河北上,而是穿过陈留郡、济阴郡等地,千里迢迢选择仓亭。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只是仓亭之战十分短暂,并没有显示出来,那便是粮草运送问题。

    曹操对于粮草比其他诸侯都重视,两军对战之时也特别喜欢截断对手的粮道或者袭击对手的粮仓。

    故而在兖州地界,曹操设置了多个粮仓,其中一个便在东平国的寿张县。

    不过后期寿张迁城了。

    把寿张设为粮仓,主要还是其地理地位所决定的。

    寿张县可谓四通八达,紧靠黄河河道,扼守济水、汶水交汇处,北面又有军事屏障仓亭津,水运十分便利。

    古时候,最为快捷便利省钱的运送粮草方式,便是水运。

    寿张可陆路北上到黄河边走水路贯通东西,向西直达官渡、许县,向东接应青州,向南也可以走济水贯穿兖州,向北过仓亭津进入冀州,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

    而且寿张位于古济北平原,属灌溉农业区,曹操推行屯田后,此地为兖州核心产粮区之一。

    曹操早些年行军时常将粮草屯放在此地,久而久之,便成为了粮草中心,被称呼为仓亭仓或寿张仓。

    从寿张仓运送粮草往北必须要经过仓亭津,所以不管如何,曹操想要向北夺取袁绍手中的四个州,就必然要动兵,动兵就少不了粮草补给,这条通往河北的路必须打通。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二月底,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发兵北上。

    同年四月,曹操扬兵河上,攻打袁绍驻守在仓亭的大军,破之。

    历史上能查到的依据就只有这么简单一句话。

    而且除了《三国志·武帝纪》中有所记载,其他地方压根没有任何记录。

    更没有《三国演义》中程昱设下十面埋伏的计谋。

    那些都是艺术的加工。

    至于究竟为何如此简单描述,现在已经无从查证。

    但仓亭之战的重要性,依旧深深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袁绍被曹操接二连三的击溃,加上身体上的疾病,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要不是刘表突然发难,曹操或许会乘胜追击,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杀向袁绍的老巢冀州邺城。

    建安六年四月底,还没有彻底解决南面四郡难题的刘表,居然派出了步骑一万人攻打西鄂。

    这个时间节点把握的精准度很难不让人怀疑没有袁绍在从中攒动。

    我们简单推测一下。

    曹操二月底发兵,经历过数百公里的长途跋涉,三月中旬到达粮仓寿张县,而后北上。

    得知消息的袁绍顾不上身体异样,极速奔来。

    四月初,袁绍刚到仓亭,曹操就发起进攻。

    数次交手,袁绍抵挡不住,其谋士建议联络刘表,扰乱曹操后方,想要以此逼退曹操。

    四月中旬刘表收到袁绍的书信,与群臣商议大事。

    毕竟南面四郡叛乱还没有彻底平定,刘表此刻出兵需要冒着荆州不稳定的风险,所以众人争论激烈,各抒己见。

    最终,碍于袁绍第二次请求出兵,更出于荆州安全考虑,刘表决定即刻发兵曹操。

    一旦曹操彻底击败袁绍,拿下河北四州,接下来的目标自然就是荆州。

    刘表此举既是回应袁绍的请求,也是未雨绸缪为荆州的存亡做准备。

    四月底,刘表的步骑一万人进攻南阳郡的西鄂县。

    南阳郡本就是荆州所属,只因曹操数次进攻张绣,渐渐将豫州边缘推进到南阳境内。

    后来张绣主公投靠曹操,直接将南阳郡拱手送到了许县。

    刘表选择南阳入手,而不是进攻刘备如今所在的汝南郡,其原因预计有二。

    其一,南阳郡既然是荆州的地盘,他刘表领军收回是顺理成章的事,你曹操没有任何话说。更重要的是,刘表乃刘氏宗亲,直接发兵许县很容易被认为对朝廷不忠,不利于他忠臣的人设。

    其二,南阳之地距离四月份的曹操最远,离刘表自身的襄阳最近,既能牵制曹操,又能保障粮草辎重补给,是最有利的点位。而且刘表绕过宛城,直扑宛城后方的西鄂县,极有可能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