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曹操那些事 > 第179章 官渡之战(弹尽粮绝)

第179章 官渡之战(弹尽粮绝)(1/2)

    尽管官渡相持曹操的情况很艰难、很不利,但好在仅仅十余日,曹仁带来的胜利消息给曹操打了一剂安心剂,暂时鼓舞了官渡前线作战的万余将士。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九月中旬,曹操坐在营帐里,双眼盯着营帐外那片黄土和不远处袁绍的大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犹豫。

    在袁绍延绵数十里的大营面前,曹操手中万余人马变得如此渺小。

    在四州之地面前,兖豫两地的资源完全跟不上大军的消耗。

    人马在相持中不断减少,粮草不过再月余时间便要见底,新的补给和援军遥遥无期。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袁绍耗得起,他曹操耗不起。

    若是当初没有这么快与袁绍翻脸,是否会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不至于局促到如今这般困境。

    思绪未果,营帐外忽然进来一名斥候。

    曹操收起眼神中的犹豫,言语坚定地问:“何事如此惊慌?”

    斥候回道:“主公,袁绍大军袭击左翼大营。”

    “有多少人马?”

    “数千人,数不清。”

    曹操继续平静地吩咐:“命子孝将军前来。”

    帐外传令官飞奔而去。

    片刻之后,营帐外便传来盔甲的碰撞声,曹仁一路小跑进曹操的大帐。

    曹操没有其他话语,只是让曹仁领军速速出击。

    曹仁领命,领着帐下三千人马,直奔大军西道。

    西道贯通着官渡大营与雒阳方向的联系,也是曹操大军的左翼。

    更关键的是袁绍大军绕道而行,若是击破阻碍,不仅曹操大军的退路便少了一条,两边受敌会影响大军气势,而且南面的许县就暴露在袁绍大军兵锋之下。

    所以此行曹仁是带着必胜的决心。

    曹仁很快就看中了一块埋伏袭击的好地方,西道不远处的鸡洛山。

    鸡洛山在曹操大营西南面,联通着南北,两边都是狭小的通道,大军无法展开。

    曹仁让曹洪领军与引诱袁绍的人马,自己则在两边伏击。

    袁绍大军的领军将领韩荀见曹洪兵马少,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想都没想,便领军追击,很快就进入了曹仁的埋伏圈。

    曹仁看准时机,领军杀出。

    曹洪也回军掩杀。

    二人彻底将韩荀击退,牢牢占据西道要塞。

    韩荀见袭击西道无法,便领军返回袁绍大营。

    这一次曹仁的成功打疼了袁绍,让他不敢再派遣分军。

    又过了数日,曹操又听说袁绍几千车军粮要运到官渡打仗。

    荀攸立刻建议道,袁绍的运粮车就在旦夕之间,押运粮草的将领韩猛虽然勇猛但十分轻敌,若是主公能派一员猛将,领精兵数千,奔袭故市,定然可以击破韩猛,烧毁袁绍军粮,动摇其军心。

    曹操很认可荀攸的话,但不知道该派谁去。

    毕竟曹仁刚刚连着出战两次,其所率人马需要休整。

    夏侯渊为督军校尉,以监督职责为重。

    荀攸明白,回道:“徐晃徐将军便可!”

    曹操从之,派徐晃和史涣二人率领精兵三千,杀向故市。

    一切如荀攸所料,韩猛遇见徐晃和史涣二人领军而来,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结果两军一交手,徐晃勇猛无比,在史涣的配合下,直接击溃韩猛。

    韩猛不敌,领着残兵撤回大营。

    留下的粮草,徐晃二话不说,付之一炬。

    双方就这样又相持了半个月。

    时间到了建安五年九月底,官渡迎来了第一场雪,冰冷刺骨的西北风一下子灌入了双方大营。

    曹操的粮草也慢慢见底,士卒疲惫不堪,便萌生了退意,想要先撤回许县,拉长战线纵深,再考虑逐个击破袁绍。

    于是,他写信给荀彧。

    过了两日,荀彧的回信便送到了曹操手中。

    信中说,袁绍把所有兵力聚集在官渡,想和主公决出胜负,这是袁绍想要速战速决的表现,也是他战略的失误。

    主公以极弱的兵力对抗极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他们,一定会被敌人所制。

    如今中原和河北地区已经到了决胜负的阶段,是平定天下的重要时机。

    袁绍此人只是布衣之雄,能聚集人才却不会使用他们。

    主公凭借英明威武再加上天子的名义,岂有不胜的道理。

    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

    主公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切不可失。

    看了荀彧的书信,曹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下令大军坚持住。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