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曹操那些事 > 第104章 起兵的理由

第104章 起兵的理由(1/2)

    周昕出身会稽周氏,少年时游历京城,拜太傅陈蕃为师,博览群书,明於风角,善推灾异。后来被太尉公府征辟,举为高第,迁任丹阳太守。

    曹操陈留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周昕曾经先后派遣精兵万余人帮助曹操。

    周昕与另外两个兄弟周昂、周喁,人称会稽周氏三兄弟。

    他们与曹操的关系都比较好,当初曹操到丹阳征兵,也得到了他们的帮助(这个我们先前聊过)。

    袁术在淮南的时候,周昕因为不喜欢他的为人,就拒绝与他交往。

    所以袁术痛恨周昕也是有依据的。

    周昕放弃抵抗,让袁术不费吹灰之力,又得一郡,也算是被曹操击败之后,重新站了起来。

    至于曹操的靠山,北面的袁绍,此刻应该是整个九州中最得意的诸侯了。

    袁绍占据冀州之后,在沮授、逢纪、郭图等几位谋士的建议下,开始将手伸到了青州。

    他任命自己的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并进攻公孙瓒所置的青州刺史田楷。

    袁谭的军事实力确实厉害,要不是赵岐从中调和,估计田楷就要被赶回幽州,整个青州也会落入袁绍之手。

    不过,尽管双方碍于朝廷的面子罢手言和,但袁绍的势力已经渗入青州,为今后谋取青州做好了准备。

    至于年仅十三岁的汉献帝刘协,生活可就没有袁绍那么滋润了。

    李榷郭汜掌控朝廷之后,不但肆意杀戮朝臣,同时也丝毫不把刘协这位皇帝放在眼里。

    汉献帝几乎丧失了全部的话语权,再度沦为傀儡。

    但是汉献帝并没有放弃,想要通过提拔能人来重新掌控朝廷。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九月,汉献帝下诏曰:\"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罢者,听为太子舍人。\"

    参加者四十余人,考为上第者赐郎中官,次者赐太子舍人,下第进罢免。

    本应是汉献帝培养自己的势力,谋划对李郭的反击,但却刺激了李郭二人的神经。

    二人直接逼迫着汉献帝改元,彻底斩断了去过去的联系。

    长安城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腥风血雨,很多人无辜倒在李郭的刀剑之下。

    说到屠杀,要是曹操能在屠杀前的那一刻意识到问题如此严重,或许手中的刀会再思忖思忖。

    不过,至少兖州已经平静了。

    只是曹操的内心没有平静。

    他的心被徐州撩拨,早已狂风暴雨。

    曹操何许人也,意志坚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既然对徐州动了心,岂能轻易放下。

    他的目光久久不能离开舆图上这个靠近大海的州郡。

    随即,曹操写了一封信,交给亲信,命他火速前往徐州琅琊。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深秋,搬迁到琅琊避难的曹嵩收到了儿子曹操的来信,请他和弟弟曹德等曹府所有人前往兖州鄄城享福。

    面上展现出了的都是孝顺,实际上很多聪明人都看得出来,曹操此举还有另一层深意。

    这一层意思,陶谦也猜到了。

    只是大家都没有动作,相互保持着缄默。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便过了冬,到了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这一年李傕郭汜成功改元初平为兴平,意在兴盛,也区别与董卓时期的朝廷。

    也是这一年春,收到曹操书信的曹嵩,经过一个冬天的准备,启程前往兖州。

    曹家毕竟是大户,前往琅琊避难之时都有上百车的行李需要搬运,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平安日子,行李自然会翻倍。

    当初曹嵩收到书信之时没有选择立刻启程,一方面是考虑到行李太多,收拾起来需要时日,另一方面也是曹嵩对曹操的举动并不支持,特别是曹操刚开始创业之时向他索要经费,但曹嵩没给,所以曹嵩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转变对曹操的认识和态度。

    况且大冬天的路上不好走,不如春天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赶路来得惬意。

    收到回信的曹操命泰山郡太守应劭前往兖州与徐州的交界处接应。

    应劭自然不敢怠慢,领着大军早早就等在边境线。

    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人来,散出去的斥候送回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

    曹嵩、曹德等一行曹家人被陶谦部将都尉张闿杀害。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陶谦得知曹嵩一行正从琅琊一路前往泰山郡方向,心里便意识到其中有问题。

    上一次曹操来攻打徐州,为何在围困郯城之后没有北上迎击来支援的田楷,而是选择南下。

    极有可能是与琅琊的曹操父亲曹嵩和曹操弟弟曹德有关系。

    “他只是不想让曹家卷入这乱世!”

    陶谦身边的亲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