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曹操那些事 > 第87章 打得就是兖州刺史

第87章 打得就是兖州刺史(1/2)

    话说李傕和郭汜二人听从贾诩的建议,来了一招一山不容二虎,想要硬抢曹操刚刚拿到手里的胜利果实。

    若是这一把成功了,朝廷就能在兖州重新插上一杆旗帜,对于稳定九州东面的形势极为重要。

    可为何偏偏选择兖州这个多事之地。

    起因还是因为曹操派人前来朝廷请求通络,说白了,是曹操那个向着汉室朝廷的心。

    李傕和郭汜就恰好利用了曹操的忠心。

    所以,看到朝廷书信送来的那一刻,整个曹军阵营都十分震惊。

    居然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面对纠结,也面对抉择,更是面对自己内心的志向,曹操思索了良久,最终做了决定。

    他,曹操,就是要伫立在这乱世之中,扫荡天下,安抚黎民。

    这大汉朝廷算什么,外不能安天下,内不能顺朝纲,留之何用?

    倒不如放下那愚忠,撒开手来干大事业。

    正当曹操要下决定之时,却有一只手拉住了他。

    他回头看去,只见一双炙热的眼睛疑惑地盯着自己。

    这眼睛来自王佐之才的荀彧。

    曹操没有说话。

    他知道荀彧的内心,当初离开袁绍之时,荀彧就问过曹操,未来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战。

    那时的曹操一心为汉,自然回答为朝廷平乱。

    荀彧欣然接受。

    显然,荀彧此刻的内心属于朝廷,属于大汉。

    他也是希望曹操能平定乱世,再建汉室辉煌。

    二人对视了十余秒,荀彧最终还是缓缓地放下了手。

    曹操的坚定和毅然绝变让荀彧心神一震,或许是时候该放弃了,自己当初选择曹操不就是因为曹操果敢,胸有大志,心怀天下吗?

    他知道曹操这个决定早晚都要做,天下不可能有两个天子。

    只是他没有料到,曹操也没有料到,这个决定来得这么早。

    毕竟过早与朝廷翻脸并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资源他们就无法再利用。

    随着荀彧的转身,曹操拒绝朝廷后的第一道指令便下来了。

    “夏侯渊,命你领军三千,先行迎击金尚,我自领军五千为中军,程昱领军两千垫后。夏侯惇、曹仁各自领军一万,分守南北两路,荀彧坐镇昌邑,稳住兖州。”

    听到号令的众人,一下子兴奋起来。

    曹操的这个举动真正意义上意味着曹氏军团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冬,金尚领着数千人紧赶慢赶地朝兖州而来。

    一路上他小心翼翼,毕竟到了雒阳城之后,便是进入了关东诸侯的地盘中。

    虽然没有诸侯会明面上反对朝廷,进攻金尚,但也没有诸侯给他提供方便。

    一切问难都是由金尚自己克服。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曹操的大军来得如此之快。

    夏侯渊的前军比金尚还要早两日到达陈留郡的酸枣。

    没错,就是当初关东联军一起讨伐董卓之时屯兵的地方。

    酸枣就是连接河南尹和陈留郡的关键之地,也是司隶与兖州贯通之处。

    金尚选择从雒阳经过,自然会走成皋、荥阳,而后入陈留郡这条路。

    对于夏侯渊的实力,金尚并没有放在心上。

    世间流传的厉害人物乃曹操也。

    可夏侯渊好好地给金尚上了一课。

    不得不说曹操真的会选人,将夏侯渊领军迅猛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酸枣和封丘之间有条小河,名为阴沟水。

    一听这个名字,就会让人联想到阴沟里翻船。

    夏侯渊就让金尚在这个阴沟水里吃了败仗。

    大军快到酸枣之时,夏侯渊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假装大军没有什么斗志,让金尚放松警惕。

    金尚果然中计,以为曹操派出来的领军者只是一个寻常将领,不足挂齿。

    然后,夏侯渊又分出了四千人驻守酸枣,在阴沟水与酸枣城之间形成了一道防线。

    金尚为了避免与曹军正面交手,便将行军路线临时改道,计划渡过阴沟水。

    只是担心夏侯渊突然来袭击,于是就一边领军前进,一边试探夏侯渊的反应。

    夏侯渊命驻守在酸枣的大军悬挂“夏侯”旗,且不得任何人出击,自己则领着剩余的一千人埋伏在封丘北面,阴沟水东面。

    金尚见酸枣的夏侯渊大军没有任何反应,以为他不敢前来,便安心渡河。

    这个举动正好中了夏侯渊的计划。

    金尚渡河刚刚过半,夏侯渊就领着一千人马突然杀到,将金尚渡河大军一举击溃。

    金尚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酸枣方向,压根没有料到夏侯渊会出现在阴沟水的东面。

    好在他手中有数千人,夏侯渊虽然突袭,但只有千人,并不能将他彻底击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