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曹操那些事 > 第84章 长安风云

第84章 长安风云(1/2)

    话说王允和其他几位志同道合之人谋划好了铲除董卓的计划,也说动了吕布来作这个内应。

    可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便是长安城守军的问题。

    董卓手中除了一直跟随他的那些西凉大军外,还有戍卫皇宫的执金吾和掌控京师周边的司隶校尉二人手中的部队,只有卸除这三路大军,才能安心执行计划。

    西凉大军是董卓的亲信,策反几乎不可能,但好在这部分大军为了应对朱儁,驻军在外,执金吾在于镇守皇宫,王允有把握能用自身的官职将其压制,唯独司隶校尉,手握大权又是京师三独坐,不会轻易听从号令。

    所以王允将眼光放在了司隶校尉黄碗身上。

    他找到黄碗,用对董卓的憎恶言语刺激,以便探明黄碗真实的态度。

    黄碗本就看不惯董卓,平日里不好说什么,如今看王允真情实意,便也透露了自己的态度。

    二人一拍即合。

    另外,王允还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吕布不仅自己加入了反董的行列,还把同郡的老乡李肃也带了进来。

    李肃这个人先前聊过,是他当初冒险出雒阳城前往丁原大军中将吕布说服,加入董卓大军。

    也算是董卓能稳坐雒阳城,逍遥快活日的大功臣。

    董卓曾经答应给他高官厚禄。

    李肃是个官迷,也是个工作狂,一直勤勤恳恳跟随在董卓身边,想着董卓总有一天会兑现诺言。

    可这一等等了两年多。

    董卓不是说刮风就是说下雨,其他人都安排好了,唯独李肃还在都尉这个职位上原地踏步。

    这不仅让李肃很没有面子,更让他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他想,好你个董卓,其他金银财宝也就算了,许诺的高官怎么能赖掉呢?自己在长安城里逍遥,却忘记了曾经的大功臣,真是岂有此理。

    虽然董卓不一定是这么想,但是李肃就是这么认为的,认为你董卓怠慢他了。

    他是越想越气,最后咬牙切齿呀!

    这日,吕布神秘兮兮地找到李肃,说出其中用意。

    李肃没有丝毫犹豫,当场答应了吕布,还顺便帮吕布拉来了十多名心腹。

    这十几名心腹可都是李肃的亲信,而且各个都是好手。

    可见李肃对董卓的怨恨。

    事情到此,就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什么东风呢?

    就是一个由头,能让董卓放松警惕的由头。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这个东风来了。

    这日天子大病初愈,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

    王允当即决定趁此机会行动,令士孙瑞书写诏书交给吕布。

    吕布怀着诏书,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

    当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

    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

    随后一戟将董卓刺死。

    一切来得如此之快,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董卓在绝望中被吕布所杀,董卓的主簿田景等三人扑向董卓尸体,也被吕布斩杀,在场的其余人再也不敢动了。

    就吕布那架势,高大威猛,英盔金甲,手持方天戟,怒目而视,还有谁会想不到再动?

    加上董卓本就名声不好,服气的人寥寥无几,更不可能再有人此刻站出来为他伸冤。

    这时,王允站出来安抚众人,并向天子上奏,由天子出面安顿朝廷。

    同时,他命皇甫嵩速速领军攻打郿坞,诛杀董卓三族,力求斩草除根。

    一系列举动下来,董卓一族再无还手之力。

    朝廷上下也一片欢腾。

    董卓怎么也没有想到,入主朝廷仅仅三年,就结束了他的一生。

    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人民的称赞。

    随后,天子以王允录尚书事,以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共秉朝政。

    对权力展现出渴望的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

    他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大有另一个董卓的趋势。

    在陈留、颍川一带掠夺的李傕、郭汜得知董卓被并州人王允、吕布谋杀,便把憎恨转嫁到了所有并州人身上,把军中的数百名并州人全部处死。

    二人火速赶回陕县,想要找牛辅杀回长安城。

    可牛辅已身死,李傕等人无所依托,打算解散部队逃归家乡,于是派人前往长安朝廷请求大赦。

    王允认为诛杀董卓后已经大赦过了,今年不能再次赦免,因此不答应。

    李傕等人感到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未来曹操帐下第二毒士,最牛保命大师贾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