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潮最后强调,为了防止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对此次招商不设考核指标,对完成任务多的地方不给奖励,对完成少的地方不予惩罚。
对于看中的项目,谁先接触的,谁就一谈到底,决不允许别人插手。
谁敢擅自降低门槛、信口许诺去抢别人的项目,领导小组立即报请省委,严惩不贷。
接下来的工作就顺畅多了,无论是在陵江省还是别的地方,胡步云的新规像一道栅栏,虽然不能完全阻止某些人蠢蠢欲动的心思,但至少让场面从“野狗争食”变成了“圈内竞技”。
张海潮的坚决态度也给了规则以权威背书。
各市团队虽然心里未必都服气,但表面上收敛了许多,至少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突破底线、互挖墙脚了。
路白羽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原本想借着胡步云“暗度陈仓”的把柄多捞点好处,没承想胡步云反手就把桌子掀了,搞了个“谁先接触谁谈到底”的规则,这等于把他刚尝到甜头的“截胡”路子给堵死了。
轰轰烈烈的全省招商行动最终落下帷幕。
盘点成果,账面数字看起来颇为光鲜:全省累计签下意向投资金额远超预期,项目数量也相当可观。
然而,真正拆解开来,水分和隐忧也不少。
不少项目是各地在早期混乱阶段,为了“抢食”而签下的“超常规”协议,其中相当一部分项目落地难度极大,要么是地方财政难以兑现那些离谱的承诺,要么是项目本身存在环保、安全或产能过剩的风险。
有些项目,纯粹是企业在多个地市开出的空头支票中挑拣,签个意向书当筹码,后续落地意愿存疑。
但这次行动的核心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这些纸面数字上。
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这次全省动员、高层推动的浩大行动,北川省向全省各地市,也向外界发出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推动本省产业优化升级,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的战略方向,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持久战。
这个信号,比签下多少亿的投资额更重要。
它让各地市的干部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省里的决心和力度,明白了产业升级不是一句空话,是要动真格、下大力气去推进的。
一些原本观望,或者心思还停留在传统发展模式上的地方主官,这次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压力,也开始思考自己辖区未来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
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特别是前期在东江省的抢跑和后续在规则约束下的有序竞争,让北川省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实实在在地抢占了先手。
他们比其他中西部省份更早、更深入地介入了沿海企业的决策圈,建立了初步的联系渠道,摸清了产业转移的动向和企业的核心诉求。
这种无形的先机,为后续精准招商、产业链构建奠定了宝贵的基础。许多有价值的项目线索和信息,已经沉淀在各地市的招商部门,等待后续跟进挖掘。
总结会上,张海潮副省长的讲话定下了基调。他没有过多渲染签约金额,而是重点强调了三点:
一是初步建立了与沿海产业转移源头的联系通道;二是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也暴露出问题需要改进;三是向全省上下明确了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统一了思想。
他特别指出,这次行动是起点,不是终点,接下来要扎扎实实做好已签意向项目的落地服务,更要着眼长远,围绕全省产业布局深化精准招商。
最后,张海潮不忘表扬了一番胡步云,强调这次招商行动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胡步云高瞻远瞩,及时而精准地判断出沿海产业发展的瓶颈,以及国家产业安全布局的大势,从而让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组织了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赴沿海城市招商。
大家这才明白,为什么是胡步云这个地市的市委书记担任了此次招商领导小组的副组长,而不是某个省里的领导。
胡步云坐在台下,听着张海潮的总结,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像开了锅的饺子。
尼玛自己是风头出尽了,成了北川省招商引资的功臣。但自己是和怀市的书记,不仅没往和怀市刨食,还把黎明辛辛苦苦跑来的项目拱手送人了,回去怎么向和怀市的老百姓交代?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