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不过先帝幼子,注定一辈子是个闲散王爷的皇室子孙。
要不是董卓的出现,说不定我现在还是陈留王,正享受人生呢。
这些都不重要,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希望把这个偶然得来的皇帝宝座给坐稳、做好。
只是,如今我的身份好像比不过形势,隐隐有被人取而代之的迹象。
既然会被取而代之,你说我这十几年殚精机滤的坐在这个位置上,维护大汉江山,是为了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不是白白吃了这么多年的苦?”
刘协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刘民这个“侄子”的忌惮。
也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让出皇位,给他人做嫁衣。
刘彻听了刘协的话,一脸的鄙夷。
心道:
当年要不是董卓,你这个陈留王恐怕会和弘农王一样的下场。
何太后能留着你这个隐患在身边吗?
当了十几年皇帝,虽说总是被挟持来挟持去的,但终归还是平安无事。
甚至享受到了普通百姓几辈子都求不来的荣华富贵。
这要是命苦,那天底下就没有苦命的人了。
想归想,但刘协担心的事情也是刘彻在意的。
孙策意图已经很明显,就是那刘民来影响刘协的正统合法性。
刘协被质疑,他这个“挟天子的权臣”地位和正统性自然也会跟着受到质疑。
对于刘彻来说,最好的出路还是力挺刘协,不给孙策操作的空间。
但是现在孙策已经出招,正等着自己阻止唐姬回洛阳祭拜先帝,他好借题发挥,号召天下人来讨伐自己。
这个节骨眼上,刘彻又不得不谨慎考虑如何应对。
“那陛下是想?”
尽管自己都想到了,但刘彻还是礼貌性地问了刘协一声。
“明公,有我在,即使天下诸侯都与你为敌,你也是最占法统和大义的那个。
若是我的地位都岌岌可危,那你可就不能想以前那样用朝廷去威压任何人了。
所以我决定最多承认唐姬一人,她可以自己来洛阳祭拜先帝,但他儿子不能来。
唐姬的身份可以证实,他儿子的身份可就不一定真了。
万一是孙策他们的阴谋呢?”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