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精于算计的战略、谋略大师。
往往都能精准的算到对方下一步应该会怎么走。
差距就在于有人算对但应对不恰当。
或者有人因为外力因素,不得不露出破绽。
自从大败司马懿、韩遂联军之后。
徐庶就已经开始为下一步做打算了。
按照司马懿的尿性,对方退兵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中间有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韩遂在司马懿心里占多大比重。
还有徐晃、张合这两人对司马懿能造成多大影响。
反复推敲之后,徐庶判断司马懿一个曹操面前的新生代红人。
能量应该还没大到可以完全忽视徐晃、张合这种大将的存在。
韩遂这人也是老谋深算,他也不能轻易放过司马懿这个免费的军师。
综合来看,敌人应该还会在襄阳这个地方纠缠下去。
“云长,假如让你正面独战张合、徐晃,你有多少把握全身而退?”
拿定主意后,徐庶转头看向正等着自己发表意见的关羽。
“甚至可能还会加上西凉那边的猛将,不论斗将还是领兵对冲。
云长能否保证自己全身而退?”
见徐庶想了半天,就问出这么个没头没尾的问题,关羽也是一脸的疑惑。
不过徐庶智谋顶级,既然问,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关羽很认真地思考过后,笃定地回答道:
“若是以一敌二,虽然不能轻易取胜,但我全身而退问题不大。
假如再多出一个或者几个,那关某或许就不敢把话说得那么满了。”
“那关平、周仓、廖化、傅肜、王甫、赵累他们,让你任意选一个作为助手。
你选谁能最大限度保证全身而退呢?”
徐庶越问越让关羽纳闷,关羽挠挠头,十分不解的反问道:
“元直,咱们现在是讨论如何完全解除襄阳之危。
你这些问题,我怎么感觉跟解除襄阳之危关系不太大呢?
咱们可是守城一方啊,没必要次次都出城迎战吧?”
徐庶摇头笑道:
“云长,你想得太过简单了。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
假如不正面跟他们打一仗,恐怕司马懿即使想退兵也退不了。
还是得咱们主动给司马懿一个退兵的理由才好啊!”
“哦?”
“既然元直已经有了决断,那我就不多问了。
只要让周仓跟着我,在徐晃、张合加上几个西凉猛将的围攻下,我一定能全身而退。”
“那就好,有了云长这句话,我就可以放心安排战术了。”
说着,徐庶把自己的想法详细地告诉了关羽。
并且给城里所有将领都安排了任务。
准备和司马懿他们在襄阳城外打一场正面对决。
当然,因为自己这边兵少,用些伏击绕后的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羽等人听了徐庶的计策之后,都是打心底里佩服徐庶的智谋。
“有元直在,纵使曹操全军来攻,我也有信心守住襄阳!”
不久之后,司马懿亲自率领大军兵分三路,向襄阳城杀来。
西门是主力,韩遂、司马懿、徐晃、张合、阎行、蔡瑁率领三万大军坐镇。
南门两万人,西凉、荆州降组成,由候选、文聘率领。
北门一万人,徐晃副将徐商、张合副将朱盖率领。
主攻方向是西门,典型的围三缺一,只留靠近孙策地盘的东门无人攻打。
“仲达,关羽、徐庶要是不出城迎战,缩在城里当缩头乌龟怎么办?”
韩遂一看到城高墙厚的襄阳城,心里就打战。
连忙问出了自己担心的问题。
“韩将军尽管放心,我料定徐庶不敢任由咱们大军攻城。
他城里不稳定因素太多,在气势上绝对不能弱了。
否则一个不小心,城内就会出大问题。”
说着,司马懿指向身后参杂的少量荆州降卒。
“你看,他们都是荆州兵,死忠蔡瑁的。
他们如果跑去攻城,城里的家眷、亲朋看到了会作何感想?
关羽他们敢放任这些人爬城墙送死吗?”
“所以你才这么肯定他们必会出城交战?”
韩遂话音未落,对面城头上忽然一声巨响。
紧接着,关羽披坚执锐,骑马率军杀出。
“司马懿!韩遂!你们无辜侵犯我疆界。
襄阳城下更是阴谋诡计频出。
败了这么多次,怎么还敢来城下送死?”
关羽身边跟着周仓,身后是三千精锐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