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31章 陈羽官职,大明第一任内阁首辅

第431章 陈羽官职,大明第一任内阁首辅(2/3)

民间舆情。

    而密折制:主体严格受限,仅限皇帝授予“密折权”的四品以上官员,普通官员和百姓无权使用,且必须实名上奏。内容聚焦敏感政务,如地方吏治、军事动态、官员私下言行等,是皇帝掌控官僚体系的“私人情报网”,如此一来,皇权就可以牢牢的掌控一线消息,使得自身底层根基极其牢固。”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匦检制与密折制建立的目的不同。匦检制:武则天一个女人当皇帝,太颠覆传统了。哪怕武则天亲手提拔上来、视为心腹的大臣,也不买她的账,像李敬业叛乱、裴炎逼宫。因此,武则天实施告密制度,在利用大规模群众造声势的同时,打击李唐宗亲和朝堂上反对她的人。

    而密折制的目的则是为了皇帝控制群臣。通过密折,皇帝可以向不同的官员询问同一件事情,比如各地的灾情、粮价、某些官员的行径。被询问的官员因不知道其他人会如何向皇帝汇报,所以他们谁也不敢向皇帝撒谎,这样皇帝就把各地的官员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老朱,现在你认为密折制能不能对抗文官集团?”

    大清朝文官之所以被满清皇帝拿捏死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密折制上。

    密折制使得封建王朝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巅峰。

    陈羽在有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还有一众酒馆老友如夏原吉、朱高煦等到加持下,他入仕之后,打算全力施展自身才学与抱负。

    但陈羽要做的事很大,因此实施的条件就需要中央高度集权。

    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干大事。

    所以对抗文官士绅的密折制诞生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者,

    若是想要让大明进行启蒙运动,然后过渡到资本主义,甚至是社会主义,首先需要按照历史的进程,将皇权达到顶峰。

    这是历史文明进步的趋势,无法更改。

    而陈羽此举则是加速了华夏文明的进程。

    ……

    震撼,

    无比震撼!

    坐在一旁的朱棣,被陈羽对匦检制与密折制的这番深入剖析,给深深的震撼住了。

    半晌之后,

    朱棣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感慨道:

    “陈兄弟,你的才识真如唐朝诗仙李白的作诗风格一样,充满了天马行空!”

    “不得不说,这份从匦检制之上建立起来的密折制,若实施起来,定能让大明后世之君,在皇权上始终稳压文官集团一头!”

    “自此,我与父皇为后世儿孙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全被陈兄弟你在一下午的时间内,解决了。”

    朱棣在处理国家政务方面弱,那要看与谁比,跟洪武帝朱元璋比那肯定是比不过,但放在整体帝王队列中,那绝对是顶尖的那一批。

    因此,

    朱棣在陈羽的一番剖析下,明白大明在密折制的建立下,不仅文官集团的这个弊端解决了,就连皇权也将会达到一个极为恐怖的集中。

    这是连废除宰相的父皇,都没有达到的皇权高度。

    朱棣感慨完一番之后,对着陈羽就开始了猛猛夸赞。

    身份摊牌之后,陈羽再次遇到这个场景,还是与之前乐呵呵的一样,坦然的接受了来自大明九五至尊的赞扬。

    当然,也少不了一番谦虚。

    一时间,内堂的氛围轻快起来。

    半晌过后,陈羽笑着说道:

    “老朱,别光用嘴说啊,来点实际的。我说了对内阁的看法,那我入仕之后去哪个部门,你定下来没有?”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灼灼的盯着陈羽道:

    “定下来了!陈兄弟,我决定你就是大明第一任内阁首辅!”

    陈羽一愣,眨了眨眼,懵逼在了原地。

    老朱说的不是内阁成员,而是内阁首辅。

    陈羽记得内阁首辅之前自己说的很清楚,职权近乎于宰相!

    朱棣看着陈羽的懵逼样子仿佛很满意,他肃穆的说道:

    “陈兄弟,其实在你没有参加恩科之前,我就想要效仿周文王拜姜子牙为太师的故事,在朝中设立帝师一职,供你使用!”

    “职权方面不仅行使宰相之权力,即位列百官之上,还允许入殿不拜、赐尚方宝剑!”

    位列百官之上!

    允许入殿不拜!

    赐尚方宝剑!

    这几乎已是一位帝王能够赐予人臣的最高特权。

    若在进一步,那就要从入仕变成禅让了。

    朱棣继续说道:

    “不过陈兄弟,你的才干眼下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倘若骤然给你这般高的权势,对你而言反倒是弊大于利。所以我起初的想法,是让你先在内阁里历练些时日,把名声闯出来,再正式赐你帝师之位。”

    “如今看来,倒是有了更妥当的选择。有了这密折制度,内阁也就不必再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