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315章 程朱理学,大明的亡国根源

第315章 程朱理学,大明的亡国根源(1/3)

    朱棣一听陈羽要给自己当保护伞,短暂的错愕之后,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便连连附和。

    陈羽则摆出一副互诉衷肠的样子,继续洽谈起来,

    一时间,

    本来还有些板正的谈话,突然就充满了轻松的氛围!

    一阵说笑之后,

    陈羽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

    “老朱,针对开启恩科的好处,我刚才只说了三点,而且也是最为浅显的三点。”

    “后面的好处,当然可能说。只不过相较于前三点更加深入,我说了你不一定能够听的懂。”

    “但反正说都说了,老朱你要是感兴趣,那我就接着讲;若感觉没意思,咱们也可以聊些别的。”

    朱棣听后一愣,脸上的笑容渐渐收了起来。

    还有更深层次的好处?

    甚至深层次到自己都不一定听得懂。

    陈羽这样说,倒是勾起了朱棣的好奇心。

    他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开口道:

    “陈兄弟,你接着说就行,虽然我听不懂,但我长长见识也行。”

    听见老朱的答复,陈羽意料之中的点了点头。

    在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毕竟这段时间陈羽对老朱已经相当了解了。

    会不会没关系,能不能听的懂依旧无伤大雅。

    只要是关于朝政、是关于国家大事方面,那都是好奇心拉满,想要刨根问底。

    美其名曰:

    过过‘耳’瘾。

    陈羽都已经习惯了,他想了想,站起身来到窗户跟前。

    打开,向着外面瞅了瞅。

    好家伙,

    这些伙计在尊重东家隐私方面,一直都做的很到位。闲暇之余,只要没有自己吩咐,那么绝对不在自己附近晃悠。

    就像现在,外面一个人都没有。

    那自己说起来,也没那么多顾忌了。

    陈羽将窗户关上之后,重新坐回到座位上,淡淡的说道:

    “老朱,就猜到你这家伙对国事方面喜欢刨根问底。”

    “我可以给你好好说说,只不过,我接下来的话牵扯甚大,你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行,千万不要大嘴巴到处宣扬。”

    朱棣点了点头,他虽然能治国,但若让他去参与恩科,还真不一定有信心高中。

    陈羽在脑海中酝酿了一番后,缓缓开口说道:

    “这一次恩科,乃是减弱甚至消除程朱理学的最佳机会!”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使得朱棣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当即坐不住了,豁然站起身来,声音也不由自主的加大几分,

    “陈兄弟,那可是程朱理学啊!”

    “程朱理学建立百年,发展至今若是推翻……可是代表着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而且当年强势的洪武帝尝试对抗过,但都以失败告终!”

    陈羽点了点头,确实是强如老朱也没能成功。

    程朱理学可以简单的总结为:

    存天理,去人欲!

    而就是这简简单单六个字,却成为了文官拿捏皇帝的手段之一。

    站着天理的角度,对皇帝指手画脚。

    皇帝反驳,那就是与上天作对。

    皇帝自秦朝始皇帝时期,就被象征为上天的使者。

    所以与程朱理学作对,即是与天作对。

    但皇帝不可能喜欢有一个人站在身后,告诉皇帝什么叫做踏马的天理,什么叫做按照天理的意思皇帝应该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甚至贵妃要立谁,皇后谁来当……

    这种在思想中存在反抗皇权的做法,尤其对于强势的朱元璋来说,是最不能容忍的。

    对此朱元璋采取了反击。

    但是这个反击过程,让老朱感到了莫大的阻力。

    毕竟程朱理学经过百多年的传播,无论是在思想界还是在基层社会,影响都已经很大了;

    最终洪武帝选择了柔和的方式,如删减《孟子》中“民贵君轻”等蔑视君权的言论。

    哪怕强如朱元璋,做到这一步后,也要给程朱理学一些甜枣。

    事后立马肯定了理学家们,长期以来推动社会自治的努力,还动用国家权力,在全国推广理学家的做法。

    比如他下令,对于那些地方上有名望的宗族,经常予以表彰,给予很高的政治荣誉。

    在浙江金华下面有个县叫浦江县,当地有一户姓郑的人家,人称“浦江郑氏”,治家有方,在当地很有声望。

    朱元璋赐予郑家“江南第一家”的称号,还给他们题写了匾额。

    朱棣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有些激动,做了几个深呼吸之后,立马调整了过来。

    但身为久居高位的帝王,他如今罕见的有些失态,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