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285章 另一条路:生产粮食效率;高产种子

第285章 另一条路:生产粮食效率;高产种子(2/3)

想。

    最重要的一点,他还从来没有见过什么难题是陈羽解决不了的。

    打定主意,夏原吉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见陈羽,而是立马将改造曲辕犁提高农耕效率的事情,提交给了朱棣。

    当然,

    提交上去的奏数,相较于脑海中的想法更加规范。

    详细讲述了大明需要提高农工效率的重要性。

    如今随着郑和下西洋的推行,再加上‘永乐公司’创造的营商环境,到时恐怕会涌现出一大批百姓弃农从商,严重冲击大明的农耕。

    这种假设并不是夏原吉最早提出。

    而是在朱棣打算下西洋的时候,坚持海禁的保守派,就曾以这个理由反对郑和。

    眼下随着下西洋的进行,从最开始支持朱棣下西洋扩大海上丝绸之路,寻找财富的夏原吉,也提出了担忧。

    想要缩小将来大量百姓的弃农从商影响,提高农耕效率可以很好的弥补。

    坐在御书房中的朱棣看着夏原吉提交上来的奏疏,皱着眉头。

    始皇帝嬴政开创古今先河实施大一统,因缺少参照先例,导致直接将大秦玩崩了。

    朱棣所推动的下西洋,虽承继了宋元以来的航海技术积累,与民间航海探索经验。

    但船队动用巨舰近百艘、随行人员逾数万之众,规模之宏大、组织之严密、目的之多元、航程之遥远等方面,堪称前无古人。

    所带来的影响,甚至能够动摇大明内部的政治格局。

    这样的下西洋举措,其实也可以说是开创古今先河第一例。

    所以,朱棣对此心中没谱。

    但不管怎么说,夏原吉口中向陈兄弟寻求改善农耕工具,总归没错。

    朱棣已经决定跟着夏原吉一同,找陈羽支支招。

    顺便再问一下针对眼下情况,朝廷如果继续坚定不移推行下西洋政策,大明的政治格局,将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酒馆。

    陈羽这几天的时间,并没有因购置土豆的事情,而使原本的生活节奏有所改变。

    反倒依旧每天过着规律的生活。

    只不过多了一步。

    那就是每天离开府邸之前,前往后花园查看一下培育的土豆进度。

    随后就是前往酒馆,继续研究发明。

    包括对家具的改进,搞些美味小吃,设计好玩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

    朱棣此时已经与夏原吉换上一身便装,坐上马车,一同来到了酒馆。

    农耕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个王朝的立国之本。

    当朱棣与夏原吉两人向陈羽述说完来意之后,陈羽略微无语的瞥了朱棣一眼,他没想到老朱这家伙在嫂夫人的病好了之后,就又开始了操心国家大事。

    陈羽淡淡的说道:

    “行了老朱,你说的我大致听明白了,你口中的下海冲击农耕我们先放到一旁,先来聊一下我能否在曲辕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耕种效率提高一事。”

    朱棣眼中满是期待的点了点头:

    “啊,对对对。解决事情总归要一件一件的来,我相信以陈兄弟的能力,改进曲辕犁那绝对是手到擒来。”

    夏原吉也是顺势夸赞道:“陈兄弟大才,不知道改进曲辕犁多久可以问世?”

    陈羽咂了咂嘴,摊了摊手道:“曲辕犁我改进不了。”

    朱棣:“???”

    夏原吉:“???”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双眸中满是诧异。

    他们一度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事情解决不了。

    这还是第一次从陈羽口中听到这几个字。

    朱棣最先反应过来,笑着说道:“陈兄弟莫要说笑了。”

    “老朱,老夏,你们俩这是将我当神仙了不成?”陈羽轻笑一声,摇了摇头道再次拒绝道。

    他当然清楚农耕工具的演变轨迹:

    直辕犁——曲辕犁——拖拉机!

    穿越大明,手挫拖拉机???

    陈羽不清楚爱因斯坦来到永乐时期,能不能做到这点,但他明白自己肯定没这个本事。

    毕竟老朱与老夏两个人提出的问题,不仅是知识上的划时代,还有技术上的划时代。

    划时代的知识,这一点有后世学识,可以解决;但划时代的技术,没有后世的生产工具,根本无从下手。

    陈羽看着朱棣与夏原吉眼中,依旧是一副不信的样子,他沉吟片刻之后认真的解释道:

    “我真没说笑,曲辕犁能问世的本质,是生产工具技术厚积薄发的成果。”

    “自上古时期至唐朝,华夏先民便在耕作中不断探索,从粗陋的木石农具,到青铜器具,再到铁制农具普及,每一次更迭都凝聚着智慧。尤其在金属锻造工艺上,前人对火候与形制的把握日益精湛,这才打造出契合农耕需求的犁铧与犁壁,为直辕犁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