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沧桑之情 > 第1章 土包子进城

第1章 土包子进城(1/2)

    一土包子进城

    卧牛山的晨雾,浓得化不开,如同浸透了山魂的乳汁,慵懒地缠绕着青灰色的山脊。

    县城一中的轮廓,在熹微的晨光中艰难地破开这层乳白的纱幔,显露出气派的门楼和几栋贴着亮眼瓷砖的高楼。

    九月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卷过校门口那两排高大招摇的法国梧桐,宽大的叶片簌簌作响,将细碎的光斑洒落在校门口攒动的人头上。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泥土、草木晨露以及远方城市尘埃的、属于新学年的躁动气息。

    “吱嘎——” 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撕裂了晨雾的宁静。 一辆灰扑扑、车身上溅满泥点的旧中巴车,像一头跋涉千里的疲惫老牛,喘息着停在距离一中那气派校门几十米外的路边。引擎盖下发出“突突”的、仿佛随时会断气的闷响,一股混合着劣质柴油和烧焦胶皮的气味弥漫开来。

    “卧牛县一中!到——喽——!”

    车门“哗啦”一声被粗暴地拉开,一个穿着褪色蓝工装、满脸络腮胡的矮壮司机探出头,操着一口浓重得化不开的本地土腔,扯着嗓子吆喝起来,声音沙哑却穿透力十足,“背好你们的包袱皮子!拿稳你们的家当!都给我利索点儿下!莫挡道!后头还有车哩!”

    这声吆喝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引爆了车厢里压抑的躁动。

    “哎哟!挤死了!我的新书包!”

    “谁的脚!踩着我鞋了!”

    “妈,妈!箱子!箱子卡住了!”

    “让让!让让!我下去!”

    “催命啊!急什么急!” 抱怨声、催促声、行李碰撞声、家长不放心的叮嘱声……

    混杂着司机不耐烦的“快点快点”,一股脑儿地从狭窄的车门里倾泻出来。穿着崭新、款式各异的城里学生们,背着轻巧的皮质双肩包,或是拖着带滑轮的亮色行李箱,脸上带着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拥挤的嫌弃,互相推搡着、埋怨着,如同开闸泄洪般涌下车门。

    他们动作麻利,目标明确,一下车就迅速汇入校门口的人流,寻找着熟悉的面孔或显眼的指示牌。

    车厢深处,氛围却截然不同。

    几个穿着明显不合身、布料粗糙甚至打着补丁的少年,背着鼓鼓囊囊、用各色土布或化肥袋子改制的包袱,局促地缩在座位上或过道里。他们脸上带着长途颠簸的疲惫,更多的是一种初临陌生繁华之地的茫然与怯意。

    其中一个瘦小的少年,正是张二蛋。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洗得发白、边角磨损得厉害的蓝布大包袱,包袱皮上几处粗针大线的补丁格外扎眼,像趴着几只僵硬的蜈蚣。

    他黑瘦的脸上没什么血色,嘴唇紧抿着,眼神躲闪地看着车门口那混乱拥挤的景象,身体下意识地又往里缩了缩,仿佛那嘈杂的人声和光线的衣着都是无形的尖刺。

    “二蛋哥,发啥愣哩?该咱们下了。”旁边一个同样穿着旧褂子、名叫石头的憨厚少年推了他一把,自己先扛起一个塞得几乎变形的麻袋,费力地朝门口挤去。

    张二蛋如梦初醒,慌忙应了一声,深吸一口气,仿佛要鼓起莫大的勇气,才把那沉重的蓝布包袱甩上自己瘦削的肩膀。包袱坠得他身子一歪,他赶紧伸手扶住旁边的座椅靠背稳住身形。

    包袱里硬邦邦的棱角硌着他的肩胛骨——那是娘塞给他的几个煮鸡蛋,用旧报纸裹了一层又一层,是家里唯一能拿得出手、让他“别在城里同学面前太寒碜”的东西。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包袱角,确认那硬物还在,才低着头,几乎是被人流裹挟着,踉踉跄跄地挤下了车。

    最后一个下车时,张二蛋脚步一个趔趄,差点扑倒在粗粝冰冷的水泥地上。他慌忙站稳,耳边是司机不耐烦的催促:“磨蹭啥呢!关门了!”接着是车门“哐当”关上的巨响和引擎重新“突突”启动的声音。

    他抬起头,县城一中那巍峨的、刷着深绿油漆的巨大铁艺门,在初升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目的金光,“求知明理、立德树人”八个烫金大字,像八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有些眩晕。

    门内平整得不可思议的水泥路,修剪整齐的冬青,开得正艳的月季,还有那股陌生的、混合着油漆和崭新塑胶跑道的味道……

    这一切都与他熟悉的卧牛山格格不入,充满了疏离感。 他深吸一口气,混杂着汽车尾气和城市尘埃的空气涌入肺腑,试图压下心头的怯意,迈开步子,朝着那扇象征着未知未来的大门走去。肩膀上的包袱,似乎比在车上时更沉了,坠得他几乎抬不起头。

    刚踏上校门口那片宽阔的水泥空地,张二蛋就感觉无数道目光像无形的针,密密麻麻地扎了过来。

    三五成群穿着崭新、合体校服的学生们,正聚在一起兴奋地交谈着暑假见闻,或是炫耀着新买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目光扫过张二蛋和他那个显眼的大包袱时,好奇、审视,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轻蔑和戏谑,如同打量一个误闯入精致橱窗的、沾满泥巴的土偶。

    “噗……快看快看,又来一个!”一个尖细的女声响起,带着刻意的夸张,像是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