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隐秘的兴奋感,如同电流般窜过她的四肢百骸。她立刻退出App,打开浏览器,手指在搜索栏飞快地输入:“奢侈品鉴定入门”、“爱马仕皮质鉴别”、“香奈儿镭射标详解”、“二手奢侈品市场行情”……
海量的信息瞬间涌入屏幕。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她点开一个资深鉴定师的教学视频,将平板音量调到最低,戴上无线耳机。视频里,鉴定师用专业的工具和灯光,细致入微地讲解着如何通过放大镜观察皮质的毛孔和纹理,如何用紫光灯照射查看防伪标记,如何通过金属件的重量、声音和刻印细节辨别真伪……
时间在专注中悄然流逝。窗外,城市的喧嚣早已沉寂。司马茜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她那双曾经只用来挑选珠宝、涂抹指甲油的手,此刻正无意识地随着视频里的讲解,在虚空中比划着鉴定工具的使用动作。她苍白的脸上,因为专注和兴奋,竟泛起一丝久违的、淡淡的红晕。这一刻,她不再是宇文家豢养的金丝雀,而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着、企图凿开囚笼缝隙的求生者。
接下来的日子,司马茜的生活仿佛被切割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面。
白天,她依旧是那个优雅得体、沉默寡言的宇文家少奶奶。穿着当季高定,在李婶寸步不离的“陪伴”下,去医院进行那短暂而压抑的“探视”,或者在巨大的别墅里,维持着“安安静静”、“体体面面”的姿态。她甚至开始学着“享受”起宇文夫人要求的那些贵妇生活——在阳光房里插插花(虽然心不在焉),去宇文家注资的美容会所做做SpA(趁机观察那些阔太们闲聊时透露的信息),偶尔参加一两个无法推脱的、宇文家需要她露面的慈善午宴(戴着完美的面具,扮演着“幸福”的宇文太太)。
她的表演越来越纯熟。面对宇文杰的冷漠,她能报以恰到好处的、带着距离感的关切微笑。面对宇文夫人的刻薄“提点”,她能温顺地垂眸应和:“妈说的是,我会注意的。” 面对王伯那无处不在的、如同探照灯般的审视目光,她也能做到视而不见,神情自若。她像一个技艺精湛的演员,完美地扮演着宇文家需要的“花瓶”角色。
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平静的表象下,涌动着怎样的暗流。每一次温顺的低头,每一次完美的微笑,每一次在李婶和王伯目光下保持的“安静”,都像是在积蓄力量,在无声地磨砺着反抗的利刃。
夜晚,当整座别墅陷入沉睡,当李婶和王伯的监视暂时松懈,便是司马茜真正“活”过来的时刻。
厚重的丝绒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她不再开那盏睡眠灯,而是在床头柜上放了一盏亮度可调节的、专业的LEd珠宝鉴定灯。柔和而精准的光线下,她像一个潜入宝库的探险家,小心翼翼地打开衣帽间里那些尘封的角落。
她不再粗暴地撕扯发泄,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研究者般的冷静。她拿出自己那些几乎从未使用过的、或者已经过季的奢侈品——限量版的铂金包、镶钻的腕表、成色极新的羊绒大衣、甚至一些宇文杰早年送她、她并不喜欢却价值不菲的珠宝首饰。
她戴上薄薄的白色棉质手套(从网上买的专业工具包),拿起高倍放大镜和强光手电。她将鉴定灯的光线调整到最合适的角度,屏住呼吸,凑近那些曾经只被她视为身份象征的物品。
放大镜下,爱马仕togo牛皮细腻的荔枝纹路和天然毛孔纤毫毕现。她对照着平板里保存的图片和笔记,仔细甄别着纹路的走向和密度。强光手电照射在香奈儿镀金链条扣上,观察着金属边缘的打磨是否圆润无毛刺,刻印的字体是否清晰有力。她轻轻掂量着一块卡地亚腕表的重量,感受着机芯运转时那极其细微、均匀的“嘀嗒”声。她甚至用紫光灯照射着LV老花帆布上的涂层,寻找着那只有在特定光源下才会显现的、防伪的荧光序列号……
她的动作从一开始的生涩笨拙,渐渐变得流畅而自信。眼神专注而锐利,不再是空洞的茫然,而是充满了探索和掌控的光芒。每一次确认一件物品的真伪和品相,每一次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下品牌、型号、材质、尺寸、购买时间、附件(包装盒、防尘袋、身份卡、发票等)以及细微的使用痕迹,她的心底就会涌起一股微弱的、却无比真实的成就感。这成就感,像黑暗中的萤火,虽然微弱,却足以驱散一丝笼罩心头的绝望。
她开始在“臻品阁”App上注册了一个极其隐秘的小号。用户名是随机的字母数字组合,头像是一片空白。她谨慎地选择着角度和光线,用手机拍摄那些闲置奢侈品的照片——避开任何可能暴露环境的背景,只聚焦物品本身。她模仿着平台上那些高信用卖家的描述方式,用冷静客观的语言标注着物品的详细信息、成色等级(9.9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