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不过是两方粉丝在网络上隔空吵吵。
但现在,拜天幕和评论区所赐,二位正主是真的隔空“互动”上了。
天幕评论区的功能在更新迭代。
最初限150字,后来字数放宽。
再后来允许发图片,但仅一张图片,不能配文。
如今升级到可发九宫格,且允许配不超过十字(不含标点符号)的说明。
大秦放烟花那天,对刘彻来说很不幸,但对始皇来说很幸运。
因为那天,始皇恰好抢到评论机会。
于是,各朝古人目睹了:功臣席上欢呼雀跃的墨家、羡慕嫉妒恨的百家、陪在始皇身边的扶苏与刘季、难掩恐惧面容的各国王室、以及对绚烂烟火许愿的黎民百姓。
还有一张始皇领着群臣,学着后人笨拙又得意地比起剪刀手的合照。
始皇的配文更是精准狙击:【刘猪猪!!!李老二!朱八!朱四!】
朱元璋、朱棣父子没啥感觉。
哼!
暴发户!
臭显摆!
咱想放,天天都能放!
李世民也不气。
朕不和臭显摆的暴君计较!
当然,三人不气的主因是明白始皇火力集中点不在自己。
瞧那独享三个感叹号的名字!
那人的祖宗在照片里还站在扶苏旁边呢,那可是始皇“最爱的、唯一的义子”。
这图冲谁去的,不言自明。
刘彻当然知道是冲自己来的!
当即就想抢评回怼:“老不知羞!卖萌可耻!”
可恨的是,他当天没抢到,后续几天也连连失手。
于是,一腔邪火,全烧向了墨家巨子。
“在科技没有断代的情况下,是不是越往前,发展越快?”
“他是巨子,你也是巨子!”
刘彻咬牙切齿,拍案问道,“同样是墨家,同样看了天幕,为何大汉的火药进展,竟落后于暴秦?!”
墨家巨子一听,整个人都懵了。
落后?
明明是领先才对啊!
烟花早就搞出来了。
不是您亲口说烟花效果还不够完美,暂缓燃放,继续研究完善,等明年祭祀天地祖宗、诸侯勋贵齐聚长安时再一鸣惊人吗?
明明是您想憋个大的惊艳全场,却没想到被始皇运气好抢了先!
明明是您的决策,怎么还能怪我们墨家?
他甚至想说“要不咱们把烟花时刻备着,您啥时候抢到评论咱们啥时候放?”
但他深知这话出口,只会招来更猛烈的风暴。
其一,始皇珠玉在前,后来者怎么看都像东施效颦。
其二,始皇照片里有群臣、百家、列国王室、百姓,明显是恰逢其会,并非刻意摆拍。
而若依陛下之心思,大汉排场绝不能小于始皇。
但光是把诸侯勋贵长期扣在长安等那不知何时才能抢到的评论机会,就足以引发朝局动荡!
更别提组织百姓围观所需的大量前期工作了。
巨子思量再三,只得委屈道:“陛下,暴秦那时的巨子尚在,却不代表我们这时空的秦时墨家巨子也安然无恙啊……”
见刘彻挑眉,他赶紧解释,“墨子死后,墨家分裂。”
“始皇帝一统天下后,除效力的秦墨,楚墨、齐墨皆不愿归附,遭始皇下令绞杀!”
“当时巨子率墨家反秦逃难,典籍子弟,十不存一。”
“直到始皇驾崩天下反秦,墨家才重新出山。”
“然工于技术的秦墨,或战死,或逃散为匠人,与墨家划清界限。”
“剩下之人,在太祖高皇帝入咸阳之时,只有小部分追随太祖。”
“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太祖难成事。”
“更因太祖给了错觉,以为无论谁得天下都……”
“后来项羽入咸阳,之后的事……您应该都知道。”
他叹了口气:“而天幕上的秦时墨家墨,未被绞杀。”
“巨子也未隐世,反借大义名分将各墨整合,子弟众多,典籍完备。”
墨子死后的墨家,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常看港综的朋友应该了解一个帮派——号码帮。
有名义上的共主,但下面字头各自为政。
就像战国时候的周天子,各诸侯鸟不鸟他,纯看有没有用到他的地方。
“而臣所在之墨家……大猫三两只,小猫两三只,典籍十不存一,落后他们实属常理。”
“然比不过秦时墨家,确为臣之过,请陛下治罪!”
巨子言罢低头,等待雷霆之怒。
不料刘彻只“咦”了一声,突然问:“朕若没记错,秦未灭六国时,墨家巨子似是燕太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