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50章 始皇鼓励百姓寻根

第550章 始皇鼓励百姓寻根(1/2)

    都说边疆苦,却不知道当川贵良田养不活那么多人时,那才叫真苦。

    而那些对“华夏”民族身份颇有微词的人,也愿意移民阿苏家。

    虽然成了阿苏人就看不了天幕,但他们……尤其是故土新归之地那些被宗教洗脑的人,根本不在乎。

    若是不信,建议去看看相关视频。

    阿华和阿苏还承诺:牛羊等财物,愿意带走就带走,带不走的按市价收购。

    到了阿苏家,按“一亩换两亩”的原则发地。

    也就是你在阿华家有一亩地,到了阿苏家就给你两亩。

    并且,实际上甚至是一比五、一比十的发!因为阿苏家真是地广人稀。

    更何况,阿苏把这些移民都安排在各小弟家里。

    花别人家的地,咱不心疼。

    这群移民肯定会因风俗习惯和本地居民闹矛盾。

    而本地居民又会因移民分到的地多而恨上小弟们的朝廷。

    “我祖祖辈辈在这,才这么点田!新来的凭什么比我多?”

    小弟们明知这是阳谋,也没法破解。

    难道和大哥翻脸?

    让百姓跟着一起和大哥闹闹、多要点好处,百姓愿意。

    但真要掀桌子和大哥干仗、分家……呵呵,百姓肯定会抄家伙,但冲的恐怕不是大哥,而是先把自己扬了。

    郎有情,妾有意,这事就这么成了。

    阿美在一旁看的着急,你们怎么越走越近,都快亲上了。

    怎么又把我撇下了?

    这不行!

    于是阿美赶紧表示: 我家也可以接受移民!

    阿华说行啊,然后递过去一份名单。

    阿美一看就懵了:这名字……怎么看着像中东那片的?

    阿华: 不是像,这些都是最虔诚的宗教徒,和你们信宗教的一样。

    阿美: 这能一样?

    阿华: 都是信上帝的嘛,只是称呼不同。

    阿美:我要的是知识分子!

    阿华又掏出一份名单。

    阿美:……

    我要的是能搞科研、搞理论、哪怕会打铁的工人也行啊!

    谁特么要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只会叽叽歪歪、一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的穷酸文人!

    阿华: 这可都是你的铁杆粉丝,连祭祖时都要在胸口划十字的,真不要?

    阿美: 不要!哪怕给我只会干体力活的都行,这些人坚决不要!

    阿华指着第一份名单,一脸“纯真”地问:“这些不都是能干体力活的吗?”

    阿美抓狂道:这些都是极端宗教分子!

    闻言,阿华和阿苏立刻义正词严地指责阿美:“你居然搞宗教歧视!!!”

    阿美顿时语塞。

    阿华给的,都是阿美不想接的盘。

    我阿美又不是垃圾回收站。

    你都看不上的东西,往我家塞,你恶心谁呢?

    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火热年代,民族之事,大致如此。

    其他种种,容后再禀。

    至于春风的年代,关于民族一事……不提也罢。

    ~~~~~~

    还是说回大秦吧。

    除了统一国籍和族籍这档子事,秦王政又顺手解开了一道昔日禁令。

    当年始皇一统天下后,曾明令禁止百姓以故国之名自称籍贯。

    比方说,你家住燕国旧都蓟城。

    出了门,你可以说自己是广阳郡人、蓟县人。

    甚至可以学某个在刻板印象中不团结的省份一样,什么郡、什么县都不提,直接精细到村。

    甭管别人听没听过,反正我就住这儿!

    但唯独不能说“我是燕国人”或“燕地人”。

    当然,这种禁令就算放到明朝锦衣卫、清朝血滴子眼皮底下,也未必能完全贯彻。

    即便只要使用通讯设备就能被记录被追踪的现代,也做不到同时监视所有人。

    更别提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秦朝了。

    所以这条律令,差不多就跟现代查骑电瓶车戴不戴头盔一个性质。

    平时懒得较真的时候,你从交警队门口漂移过去都没人管。

    可一旦上头严抓,刚出小区门就能看见警察叔叔微笑着向你招手。

    真要较起真来,全天下十有七八都是“罪民”。

    所以这条禁令,基本处于“薛定谔”的状态。

    你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说它时刻管用,全看朝廷想不想找你茬。

    也正因如此,在统一了国籍和族籍之后,始皇大手一挥,干脆把这条鸡肋禁令给废了。

    别说自称“燕地人”、“齐地人”了,就算你想说自己是“蓟人”、“杞人”。

    哪怕这个国家已经亡了四五百年,只要你开心,都随你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