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611章 朝堂之上无故人

第611章 朝堂之上无故人(1/2)

    二人默然片刻,天一真人忽而开口问道:“少庄主既已接得旨意,何不借此为由,离了这京城是非之地,往武林各处暗中查访那奸贼踪迹?想来圣上亦不会强留于你。”

    旎啸闻言,忙点头称是,趁机说道:“小子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真人应允。恳请真人暗中派遣一名武当弟子,与我一同查访当年道门中人之事。”

    天一真人微微一笑,应声道:“这倒不难。此人正是我师叔座下最小弟子,待京城诸事一了,老道回武当后,便当面授意于他。想来他也定想知晓当年师叔死因的真相。”

    旎啸听罢,大喜过望,连忙起身施礼致谢。

    待他重新坐下,真人又笑道:“若老道所料不差,释、道、儒三家之中,儒门暗查之事,当由二少夫人负责;而武林高人隐士之访,则应是大少夫人之事吧?”

    旎啸微笑点头。真人收起笑容,正色问道:“然佛门暗查寻访之事,少庄主可有人选?”

    旎啸轻轻摇头,叹道:“不瞒真人,佛门之中,奸贼着实不少。且因白莲教之关联,小子实不敢轻易托付于人。”

    真人见说,手抚长须,颔首沉思。良久,仍是想不出一个合适人选,只得端坐那里,不发一言,眉头微蹙,似在苦苦思索。

    次日,万历皇帝降下圣旨,宣旎啸进宫。旎啸领旨,径往宫中偏殿而来。

    他及至殿内,举目四望,但见六部尚书、几位大学士并顺天府尹曲迁乔皆在,就连那东厂厂督卢受、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六扇门大当家高谷阳、大内侍卫统领方长风亦赫然在列。独不见那老太监唐鹤踪影,不知其往何处去了。

    旎啸暗中打量众大臣,但见个个神色惊惶,寒噤不已。

    反观那卢受、骆思恭、高谷阳、方长风四人,却是挺胸而立,面上怒气勃发,虽七分假意,却也有三分真情。

    他再观地上,奏章折子散落数本,其上密密麻麻,尽是诸多官员之名。

    旎啸素有见圣不跪之特权,当下只对皇帝躬身拱手,而后默默站立一旁。

    他心中暗自揣度:虽大敌已除,然冉文石一案,令皇帝盛怒难平。此番面对牵连的官员武将,皇帝恐不介意大开杀戒。只怕此番牵连之广,所杀官员之数,足以令朝野震惊。

    然这些官员各立山头,党争不断,齐、楚、浙、东林诸党,皆欲保住自己一系人马。即便不能,也要设法诛杀异己,不令一党独大。

    皇帝自然瞧出这些大臣的心思,自是大为恼火,怒意满容。

    这时,万历皇帝目光如炬,直直看向旎啸,手指地上散落的奏章,厉声问道:“太子辅卫,你且说说,那些人该不该杀?!”

    旎啸闻言,不禁愣在当场,哪敢轻易应答。

    他心中权衡再三,正欲开口,不料皇帝又上前一步,逼问道:“旎啸,朕问你,所查出的这些官员,究竟该杀还是不该杀?你只需回答朕,该杀或不该杀,便足矣。”

    旎啸听罢,微微低头,瞥了一眼众人,只见众人目光皆投向他,心中酸苦不已。

    最终,他咬了咬牙,回答道:“禀圣上,该杀!”

    言罢,他懒得再去理会众人,只是拱手躬身,不再多言。

    万历皇帝见说,一声哈哈大笑,旋即怒对众大臣:“深宫之中,竟有白莲女魔藏匿;一侧太液池湖底,更潜藏着十分厉害的妖邪。

    “这一切,难道仅凭那冉文石一人便能得逞?难道仅他一人暗通恶敌,欲杀朕,欲覆我大明江山?朕看并非如此!”

    又是一声怒笑,皇帝走到众大臣面前,怒斥道:“即便不是如此,可他们与冉文石结交,数十年间,就未曾发现什么端倪?或是未曾与他利益勾结、苟且行事?”

    万历皇帝踱步数回,怒目圆睁,厉声斥责众臣:“朕今日召尔等前来,非为听尔等巧言令色、诡辩狡饰!朕且问尔等——这大明江山社稷,在尔等心中,究竟尚存几分重量?!

    “那冉文石,身为工部右侍郎,世沐皇恩,却暗中勾结妖邪,于太液池下埋下祸根,十余年来竟无一人察觉!

    “昨夜妖邪现世,白莲教女魔肆虐宫禁,大内侍卫、锦衣卫、东厂番役死伤无数,朕与太后、太子、诸皇子公主几遭不测之祸!

    “若非忠勇之士拼死护驾,今日那乾清殿上,怕是早已血溅丹墀!

    “尔等身为朝堂重臣,平日里高谈阔论,满口圣贤之道,临到祸起萧墙,却个个成了聋瞽之徒,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尚书》有云:‘作伪心劳日拙’,尔等扪心自问,可曾有一日尽忠职守,不负朕望?!

    “更可恨者,今日事发,尔等非但不思彻查奸佞,反倒急于为同党开脱罪责!

    “锦衣卫今已查明,朝中官员与冉文石勾连者,不在少数。其中或有贪赃枉法之徒,或有知情不报之辈,更有甚者,借机党同伐异,公报私仇!

    “《论语》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尔等口称君子,行事却与小人无异,何其可悲可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