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逸村由于人手少了,但求医的病人没有减少,那么,李沁沁、谢柔夫她们就从早上忙到晚上,直到三更才谢绝接诊。支灷也只能选择三更进行讲述医学知识。
“今晚讲述黄疸病,黄疸病是以面和眼睛及全身皮肤发黄为表现特点。根据其色泽不同,分为阴黄与阳黄两类,凡色泽鲜明,黄如橘皮者为阳黄,色泽晦暗不鲜者为阴黄。阳黄多因湿热内蕴,熏蒸肌肤所致。阴黄多因寒湿内阻,脾阳不运、胆汁不循常道而成。黄疸的鉴别诊断,面目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如橘皮,兼有发热口渴、厌油食、恶心欲吐,胁痛腹胀,尿黄浊,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是热重于湿的阳黄证候。由于湿热交蒸,胆汁外溢导致面目全身发黄。湿热内蕴,困阻脾胃,肝胆气机不畅,胃气不降则厌食恶心、肝脾不和则胁痛腹胀,兼头重,身因、胸脘痞闷、纳呆腹胀便溏,苔厚腻而黄,脉濡缓,是湿重于热的阳黄证候。湿热熏蒸而发黄。湿邪内阻,清阳不宣,故头重身困、湿热困脾而有纳呆、腹胀便溏等现象。注意,面目全身发黄、病起急剧,有神昏谵语、壮热烦渴,肌肤发斑,衄血尿血,衄血就是鼻子出血,或者牙齿出血。舌绛,苔黄燥,舌绛就是舌质紫红,脉弦滑者是热毒炽盛的阳黄重症,称为急黄。热毒炽盛,迫使胆汁外溢故面目全身迅速发黄。热邪内陷心包,故有神昏谵语等症状。但面目全身发黄、症状反复,右胁剧痛,牵引肩背,发热恶寒,便色灰白,这是肝郁胆汁瘀滞,多因肝气郁结,胆汁流动不畅,结为胆石或因蛔厥上窜,阻塞胆道,胆气阻滞,胆汁外溢而发黄。蛔厥就是蛔虫钻入胆管。胆汁阻滞不通,不能下行于肠道故便色灰白而不黄。
面目全身发黄、色黄淡,或如烟熏。兼畏寒肢冷、脘闷纳呆,便溏腹胀,舌淡苔腻,脉迟缓者,是寒湿所致的阴黄证候。寒湿之邪滞留于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汁外溢而发黄疸。寒湿困脾,脾不健运,故脘闷纳呆,腹胀便溏。面目全身发黄,晦暗浊滞。兼有胁下症积作痛、皮肤有蛛丝纹缕。舌青紫有瘀斑,脉弦数者,是肝血瘀阻所致的黄疸病。血液停积,胆汁运行受阻,故面黄晦暗,胁痛脉弦。下面是发黄的鉴别要点,热重于湿的黄疸,以黄色鲜明如橘皮,身热、恶心、厌食、胁痛腹胀,苔黄,脉弦数者是湿重于热,以黄色不甚鲜明,兼有头重身困,纳呆便溏,苔黄厚腻,脉濡缓为要点。热毒炽盛具有发病急骤,壮热口渴,发斑、衄血等特点与以上两型各不相同。胆气阻滞以胁痛牵引肩背,便色灰白为鉴别依据。寒者,面色黄淡,必兼畏寒肢冷,便溏脉迟缓。肝血瘀阻型黄疸,必有胁下症积作痛,皮肤多有细小血络如蛛丝。舌青紫有瘀斑等表现。症积是指肝硬化,或者肝岩。
下面进行辨证论治,以及黄疸、萎黄、病因病机和主证鉴别,黄疸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寒以及积聚转化而发病。其病机为湿邪阻滞中焦或瘀血等阻滞胆道,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黄。萎黄的病因为虫积和食滞,导致脾土虚弱,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生气血,或失血、病后血气亏虚,气血不足,肌肤呈现黄色。
主证,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随着湿热、寒湿和瘀血内阻等的不同病机,黄色可出现鲜明、晦暗的不同。萎黄的主证是两目和小便均不黄,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光泽,且常伴有眩晕耳鸣,心悸少寐等症状。
黄疸的证候,一般是以两目先黄,继则遍及全身,或黄如橘色而明,或如烟熏而暗。由于病机有湿热与寒湿之异,因而其病机变化及所出现的兼证,也就各有不同。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