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现在接着讲感冒病,感冒病听起来很简单,也很平常,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常见呢?是不是觉得感冒病大容易治疗了?没错,感冒病听起来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治疗。但是,错了,是大错特错,其实感冒病是最最常见最难处理最复杂的常见病,不是我吹牛,懂得治疗感冒病你就是神医了,也永远是一个富翁。但是,感冒病有许多种,可诱发各种疾病,或者继发其他疾病,可以说,百病皆由感冒起,所以,要准确诊断各型感冒和准确治疗各型感冒都是非常出色的大夫了,没有多年的经验根本无法贯通所有感冒。下面详细讲解各种感冒,大家要用纸笔记个清楚,不明白就要问我,无足轻重,不要一知半解又不敢问我。任何疾病都要分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八纲,尤其是感冒病更需要清楚八纲,运用八纲。百病皆由感冒起,不懂八纲就是庸医。所以,大家要认真地听,并且要认真记下来,有空时就立即温习,要多多温习多阅读才能成为医者高手。在早上卯时前要花半个时辰背颂方歌、药性赋、十八反、妊娠禁忌歌和十九畏。因为你们要天天给病人治病,没有多少时间学习。所以我要多次地讲、重复地讲述感冒病,会治疗感冒病就是医者高手!第一型,外感风寒,寒主虚主阴,风邪不可独伤人,只有虚者才遭到风邪侵袭。风寒感冒,多出现喘咳而气急,胸部满闷,也就是感觉胸部有什么堵住感觉,痰多,但痰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属寒口不渴,无汗,风邪束表,脉浮紧或浮数,用麻黄汤,麻黄汤也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作用主要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是治疗感风寒表实证最常用方剂,效果非常好,有药到病除功效。但要注意滨握剂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出汗过多、精神兴奋、呼吸困难等亡阳现象。第二症也是外感风寒,跟前症‘外感风寒’基本一样,但它的临床表现不一样,本症外感风寒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连续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用荆防败毒散,注意,本方药偏于温燥,凡里有实热者或阴虚内热者不宜服用,风寒感冒,恶热无汗者也不宜服用本方。‘荆防败毒散’也是非常好的方剂,在本方基础上加入木香、黄连可以清热导滞,对痢疾初起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加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对于治疗疮疡初起也非常有效;加入苦参、蝉蜕、薄荷、牛蒡子,可祛风止痒,可治疗湿毒性皮肤病。第三个感冒病是伤寒感冒,本症也有头痛发热,但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用桂枝汤治疗。第四个感病是风热感冒,任何感冒都有可能发热,本症也不另外,也会发热、微恶风,但汗泄不畅,头部胀头,咳嗽,痰粘,或痰沾而黄,口燥咽干,或咽喉疼痛,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用银翅散加葱豉桔梗汤,并且忌油腻食物和洗头。注意,凡口不渴为无里热,也就是肠胃无热,相反,凡口渴都要知道肠胃有热。另外还要注意,脾胃虚寒者,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银翅散和葱豉桔梗汤。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鼻流清涕,喉痒咳嗽者属于风寒证,也不能使用银翅散加葱豉桔梗汤。咳嗽有痰加前胡、象贝、杏仁;咯痰黄稠者是里热,加黄芩、知母、瓜蒌;咽喉红肿疼痛者加元参、岗梅;时气疫热毒,有发热者加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烦热恶寒,此为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热为寒遏、少汗、咳逆气喘,痰稠,声哑者加石膏、麻黄清肺热。内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致病者,伴有口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