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二百三十四章 赏赐

二百三十四章 赏赐(1/2)

    一个时辰之后,僖宗的车驾缓缓地抵达了长安城下。

    车内,僖宗正紧闭双眼,静静地养神。突然外面却传来了内侍那略带兴奋的声音。

    "圣上,我们到长安了!"内侍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

    僖宗猛地睁开双眼,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醒。他赶忙站起身来,在孟才人的搀扶下,有些摇晃地走出了马车。

    站在车驾前,僖宗凝视着眼前的长安城,那熟悉的城墙、街道和建筑,在他眼中却显得如此陌生。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酸楚,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眼眶。

    僖宗放声痛哭,哭声悲怆而凄厉,回荡在长安城的上空。

    这哭声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更是对这个国家和百姓的愧疚。

    周围的人们听闻僖宗如此悲怆的哭声,也不禁为之动容,纷纷掩面而泣。

    僖宗的脑海中不断闪过自己这半生的经历,他曾经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如今当他终于醒悟过来,想要回京大展宏图,为国家和百姓做点实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不仅无法完成自己的心愿,还要给继任者留下一个烂摊子。

    面对这样的局面,僖宗感到无地自容,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脸面去面对李家的列祖列宗。

    此时此刻,他除了痛哭一场,似乎也别无他法。这哭声,既是他对过去的悔恨,也是他对未来的无奈。

    只是僖宗显然已经完全忘却了自己身体的状况。

    他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仿佛要将所有的哀伤都倾泻出来。

    由于哭得太过伤心,僖宗那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突然间眼前一黑,整个人直直地向后倒去。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站在一旁的孟才人吓得魂飞魄散,她失声尖叫道:“陛下!陛下!”

    周围的人见状,也都惊慌失措起来。他们手忙脚乱地冲上前去,七手八脚地将僖宗抬上了马车,然后一路疾驰,直奔皇宫而去。

    马车里,僖宗紧闭双眼,面色苍白如纸,毫无生气。孟才人心急如焚,不断地催促车夫快些赶路,同时高声呼喊着:“五郎!五郎你快醒醒!”

    一路狂奔之下,马车抵达了皇宫。众人急匆匆地将僖宗抬进寝宫,早已等候在此的御医们立刻围拢过来,开始为僖宗诊治。

    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后,御医们松了一口气,告诉孟才人僖宗并无大碍,只是因为过于伤心而导致晕厥,只要稍作休息,过一段时间自然会苏醒过来。

    得知僖宗并无大碍,孟才人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只是僖宗这一出意外,却让原本喜庆的回京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本应该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场面,此刻却变得异常凝重。

    文武百官们站在宫殿外,看着虚弱至极的僖宗,心中都不禁涌起一股忧虑。他们开始暗自琢磨着帝国的未来,思考着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可能性。

    李倚颇有些无奈,原本准备的入城仪式也只得取消。

    而进城之后,按照计划,杨复恭的神策军开始与李倚的军队进行防务交接。

    交接过程却异常顺利,双方都对彼此的安排心知肚明。

    由于李振还在出使的路上,他所派出的前往扶风和麟游两镇的使者也在路上。面对这种情况,李倚决定暂时留在长安城中,静观其变。

    所以完成交接后,李倚并没有立刻带领军队撤出长安城,也没有继续留在永兴坊。而是率领军队占据了早已废弃许久的兴庆宫,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军营。

    对于李倚的这一举动,杨复恭并没有加以阻拦。

    毕竟,他的两位义侄的大军此刻就驻扎在长安城外,宫城和皇城也都已经回到了他的手中,他自然有足够的底气,并不惧怕李倚会耍什么花招。

    而对于长安城内的百姓们来说,僖宗的再次归来,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这些百姓们早已适应了长安城内没有主人的生活状态,在过去的八年里,僖宗在长安停留的时间仅仅只有短短数月而已。

    如果说第一次僖宗逃离长安时,还有部分百姓对他抱有一丝希望的话,那么第二次他的出逃则彻底让留守长安的百姓们感到失望至极。

    对长安的百姓而言,这位皇帝每次的逃跑都给长安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使他们饱受苦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让他们对这位总是逃跑的皇帝产生任何良好的印象呢?

    而且无论僖宗是否归来,长安城的状况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百姓们的生活依旧困苦不堪,他的回归似乎并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善。

    更有甚者,一些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长安百姓,甚至开始打赌猜测僖宗下一次从长安出逃的具体时间。

    翌日,僖宗缓缓睁开双眼,感受到一股久违的轻松。在御医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