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二百三十章 下诏

二百三十章 下诏(1/2)

    “大家,杨军容求见!”已经有些朦胧睡意的僖宗,突然被外面内侍的声音给惊醒了。

    他心中有些不悦,杨复恭这个时候来打扰他休息,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僖宗一边想着,一边皱起了眉头,对着内侍喊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杨复恭面带笑容地推开了帐门,快步走进了房间。他走到僖宗面前,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拜见圣上!”

    僖宗强打起精神,看着杨复恭,语气有些无力地说:“免礼吧,杨公深夜前来,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朕不是已经说过了,如今朝堂上的大小事务都由杨公你来决断吗?”

    杨复恭站起身来,脸上的笑容依旧,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圣上,臣此次前来,确实是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圣上定夺。

    还请圣上下诏,任命凤翔、陇右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凤翔尹李茂贞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任武定军节度使,晋爵为陇西郡王;同时,任命睦王李倚为凤翔尹兼凤翔节度使。”

    僖宗听到杨复恭提出的条件后,整个人都呆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复恭竟然会提出让老八去凤翔担任正式的节度使这一要求。

    要知道,玄宗皇帝之所以设立亲王遥领节度使制度,其初衷就是为了防止亲王们在地方上形成割据势力。

    所以,才特意设立了节度大使这样一个虚衔,以确保亲王们无法真正掌握地方的军事权力。

    如今杨复恭却公然提出让老八去凤翔担任正式的节度使,这无疑是对这一制度的公然挑战和违背。

    僖宗不禁疑惑地问道:“杨公,你说让八郎去凤翔担任节帅?”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置信。

    杨复恭则沉稳地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正是。”

    僖宗见状,心中顿时陷入了沉默。他开始深思熟虑起来,考虑这个提议的利弊。

    过了一会儿,僖宗突然苦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罢了罢了,我都已经是快要死的人了,还如此忧心忡忡又有何用呢?”

    他心想,既然现在这些藩镇都已经不听从朝廷的命令,那么让老八去担任凤翔节度使,或许也并非完全不可行。毕竟,老八好歹也是自己的兄弟,总比那些外姓人要可靠一些。

    “准了。”僖宗面带微笑,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对于僖宗会同意自己的请求,杨复恭其实早有预料。

    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但表面上却没有丝毫表露,紧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圣上如今身体欠安,臣深感自己能力有限,恐难以担当重任。

    因此,恳请圣上回京之后,立刻立寿王为皇太弟,由他来监督国事,以保我大唐江山社稷的稳定。”

    杨复恭的这番话,让僖宗再度愣住了,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同不同意杨复恭的这个提议已经无关紧要了。

    他那些尚未成年的儿子们即使登基称帝,恐怕也会像自己一样,难以掌控朝政。

    相比之下,寿王确实更为合适一些。而且,既然杨复恭有心拥立寿王,那倒不如顺了他的意。

    想到这里,僖宗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准了。”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的无奈和苦涩却是谁都能听得出来的。

    杨复恭见僖宗如此爽快地答应了自己的两个请求,心中安定了不少,于是,他赶忙开口道:“圣上圣明!臣这就前去安排相关事宜,定不辜负圣上的期望!”

    说罢,他便躬身施礼。随后杨复恭觉得也是该让这位命不久矣的圣上高兴高兴了。

    于是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紧接着说道:“圣上,据臣估算,再过两日,我们就能抵达京城了。”

    听到这句话,一直面色苍白的僖宗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但却透露出一种喜悦之情:“好啊,此次回京,杨公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等我们回到京城后,朕必定会对你重重有赏!”

    杨复恭闻言,连忙跪地谢恩道:“臣谢圣上隆恩!能为圣上分忧,乃是微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僖宗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杨公不必如此谦逊,你的功劳朕心里自然清楚。好了,杨公,朕有些倦了,想要歇息一下。”

    说罢,他轻轻地打了个哈欠,然后挥了挥手,示意杨复恭可以离开了。

    杨复恭见状,哪敢有丝毫怠慢,急忙躬身行礼,然后小心翼翼地退出了营帐。

    而李振在退出杨复恭的营帐后,径直朝着曹延的营帐走去。

    当李振来到曹延的营帐前时,营帐门口的守卫看到他,立刻恭敬地行礼,并通报了曹延。

    曹延得知李振的到来,心中感到十分诧异,他不知道李振为何会突然造访。

    不过,曹延还是迅速起身,亲自走到营帐门口迎接李振。当他看到李振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连忙将李振迎进营帐内,并请他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