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思索片刻后说:“仲华说的很对,看来这事咱们还得好好的议一下,那卢芳怎么处理,放着他不管吗?虽然不至于养虎为患,但终究是个囊肿,让朕不得不时时的想着他。”
吴汉说:“既然陛下不准备剿灭卢芳,臣建议把边民内迁,施行坚壁清野之策。我们就留孤零零的几座城在卢芳周围,让他没东西可打。他若攻城,那必然损失惨重,他若不攻城,想绕过我们的边城进攻腹地,那我们就可以偷袭他的粮道,断他的后路。待到我们国力恢复,再兴兵讨伐。”
刘秀听完点点头说:“朕认为大司马这个方案可行,你们看呢?”
众臣皆附议。
随后刘秀让吴汉带领一万部队北上,接管刘歆的部队,并安排边民内迁,坚壁清野之事。
又令窦融找一些贫困郡县,试施行十五税一的方案,待到国力恢复一些后全国施行,以减轻百姓负担。
吴汉北上以后,将和卢芳接壤的百里内的百姓全部迁至内地,并将一切能被卢芳利用的物资搬入城中。
卢芳由于投靠了匈奴,需要连年向匈奴进贡,可他那弹丸之地,又哪里有那么多物产可以进贡呢?
自从刘秀消灭了隗嚣,令杜茂北上防御以后,卢芳就很少能从边境劫掠到物资。如今又到了进贡的日子,卢芳不得已再次袭扰汉朝边境。
可边境线早已经被吴汉清空了,卢芳转战多地,都没有丝毫收获。
卢芳不得已,令大将随昱镇守安定(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自带大军五万攻打右扶风(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西部及咸阳市西部地区)。
吴汉在西线多年,对右扶风极为熟悉,再加上吴汉极高的指挥才能,将卢芳打的大败而归。
随昱看卢芳被汉军击败,认为卢芳是以卵击石,劝说卢芳向刘秀投降,可卢芳却不忍自己十余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断然拒绝。
随昱看卢芳心如磐石,便暗中调动兵马欲擒获卢芳献给刘秀。
就在动手前夕,被卢芳得知了消息,卢芳欲调兵平叛,怎奈城中的将领都被随昱偷偷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卢芳大惊,不敢有丝毫犹豫,带领百余骑冲出城门,逃往北边匈奴王庭,寻求匈奴庇护。
随昱得知卢芳跑了,也不去追,向吴汉献城投降。
刘秀得知后,十分高兴,封随昱为五原太守,镌胡亭侯,食邑五原两千户(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境内)。
刘秀遣使携带重金入匈奴,向匈奴单于购买卢芳首级。由于卢芳投靠匈奴十余年,且每年都向匈奴进贡,关系处的十分要好,匈奴单于不忍杀害卢芳。可匈奴单于看着刘秀送来的金银珠宝又十分眼馋,于是将卢芳驱逐出境。
卢芳犹如丧家之犬,于乡村之间东躲西藏。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
卢芳旧部闵堪、闵林两兄弟得知卢芳的消息后,亲自将卢芳接到盐州(今陕西省榆林市境内)。
在闵堪、闵林两兄弟的劝说下,卢芳决定向刘秀投降。
刘秀为了停止兵戈,封卢芳为代王,闵堪为代相,闵林为代太傅,并赐卢芳锦帛两万匹,令其和匈奴重新修好。
卢芳上书谢恩道:
昔日王莽乍起,废我大汉社稷,臣刘文伯不忍我大汉江山落入贼手(卢芳起兵时,谎称是汉武帝曾孙刘文伯),起兵于乱世之间,只愿将我大汉江山从莽贼手中夺回,从来没有奢求过个人荣辱。
臣以宗室的名义,意图光复汉室,诛灭国贼,所以臣西御羌、戎,北御匈奴。臣之所以称帝,并非是觊觎这皇帝大位,而是只为中兴大汉,夺回我大汉江山。而陛下称帝以后,臣本应退位,自贬帝号,可臣却被虚荣蒙蔽了双眼,导致这十多年来一直僭越汉帝之位,臣自知有罪,罪该万死。
陛下圣明烛照,德才冠绝古今,带领文武群贤扫平四海,功绩比肩高祖,恩泽传播远方。您以臣为宗室子弟的缘故,不但免除了臣的死罪,还封臣为代王,让臣替陛下镇守北方。
臣受陛下隆恩,无以回报,一定会为陛下守好国门,和匈奴修好,不辜负陛下厚恩。臣此将天子玉玺献于陛下,希望有朝一日能入京朝拜。
刘秀看过卢芳的上表,将卢芳曾用的玉玺收入宫中,回信给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