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秦这时已经快不行了。炽磐看准时机,让昙达和右丞相乞伏元基组队,去拔掉后秦在陇右最后一个重要据点——上邽(甘肃天水)。守将是后秦宗室名将姚艾,实力不弱。
昙达和元基到了城下,没急着强攻。昙达深谙“攻心为上”的道理,扎好营盘,把城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开始“心理战”:天天往城里射劝降信。“姚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啊!你们后秦药丸啦!负隅顽抗没前途,投降包你荣华富贵…”
城里粮食越来越少,人心惶惶。姚艾站在城头,看着城外军容严整的西秦大军,尤其看到昙达那面醒目的帅旗和标志性的盔甲,想起这位爷过往的彪炳战绩,心里拔凉拔凉的。困守孤城一个多月,外援没指望,内粮已见底,姚艾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开城,投降!”
副本三:招安后秦“钉子户” (417年)拿下上邽意义重大!西秦彻底清除了后秦在陇右的势力,还把东进关中的大门给打开了!昙达的马蹄所至,西秦疆域东到陇山(今六盘山南段),西控洮河,达到了“炽磐时代”的巅峰!昙达,实打实的“开疆狂魔”!
第三幕:从“战神”到“CEo”——铁骑宰相的荣耀与压力 (418-424年)
立下这么多汗马功劳,昙达自然升职加薪。他哥炽磐大手一挥:封左丞相、襄武侯!和右丞相乞伏元基一起,成为西秦的“常务副国王”,军政一把抓。昔日的战场杀神,如今也得穿上文官袍子,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公文、制定国策、操心边防了。
西秦是个多民族“混搭”的公司(鲜卑为主,胡汉杂处)。昙达作为王弟兼最高军事统帅,成了推行“胡汉共治”的关键人物。他既要代表鲜卑贵族的利益,又要用好汉族人才,努力维持公司内部的“生态平衡”。他的丞相府,就是西秦的“CPU”。
然而,好景不长。盛极而衰的魔咒开始生效。连年打架虽然地盘大了,但家底也快打空了。422年,真正的“大考”来了:老冤家沮渠蒙逊(北凉)联合了北方新崛起的“战斗民族”胡夏(赫连勃勃建的),组成“反西秦联盟”,趁西秦主力不在家,气势汹汹地杀向都城枹罕!
枹罕城内空虚,人心惶惶。炽磐当机立断:惹不起,咱躲得起!战略性转移!他决定把朝廷和百姓先搬到相对安全的浇河郡(青海贵德一带)。但是,谁来断后?谁来掩护大家撤退?谁来面对如狼似虎的联军?
炽磐的目光,再次沉重地落在最信任的弟弟身上:“昙达……枹罕,还有大家的退路……交给你了!”(潜台词:老弟,顶住!哥先撤了!)
昙达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任务,但他没得选,也义不容辞:“哥,放心走!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定叫这些豺狼知道咱西秦爷们的厉害!” 他迅速动员一切力量:留守士兵、衙役、甚至抄起菜刀的壮丁。加固城防,囤积滚木礌石,亲自上城头喊话:“兄弟们!王上给大家找生路去了!咱们今天断后,不是等死,是爷们的担当!身后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步都不能退!让那些混蛋看看,啥叫西秦骨气!”
北凉-胡夏联军以为枹罕是空城,乐呵呵地来“接收”了。结果迎接他们的是劈头盖脸的石头箭雨!昙达化身“人形指挥塔”,哪里危险冲哪里。联军一次次冲锋,一次次被打得鼻青脸肿,死伤惨重。蒙逊和夏将呼卢古都懵了:“说好的空城呢?这Tm是铁桶啊!” 昙达硬是靠着不要命的劲头和指挥,顶住了数倍于己的强敌猛攻,为大哥炽磐成功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当联军付出巨大代价,终于爬进枹罕时,发现除了一堆破砖烂瓦,毛都没捞着。昙达再次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保住了西秦的底裤(最后一点元气)。这“铁骑宰相”,实至名归!
第四幕:英雄迟暮与神秘消失——末路悲歌 (424-431年)
枹罕保卫战虽然赢了,但赢得惨烈,像是西秦最后的“回光返照”。家底彻底打空了,名将也凋零得差不多了。而敌人呢?北凉还是那个老狐狸蒙逊,胡夏换了赫连昌、赫连定兄弟当家,照样虎视眈眈。
424年,乌云压顶。胡夏的猛将呼卢古(就是上次打枹罕没讨到好那位)又带着精锐铁骑南下找茬了。西秦能打的牌不多了,老将昙达只能再次顶上去,在山城(具体地点不详,甘肃某处)迎敌。
此时的西秦军,早已不是当年那支横扫陇右的虎狼之师了。兵疲马乏,装备老旧,士气低落。反观胡夏军,兵强马壮,嗷嗷叫。两军一交手,西秦军就顶不住了。昙达纵有三头六臂,也难敌大势。混战中,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战神”,竟然力竭被俘!一代名将,沦为阶下囚,被押往胡夏都城,落入了夏主赫连定手里。山城之败,不仅是昙达个人的滑铁卢,更是西秦这艘破船即将沉没的明确信号——连最硬的“船板”都被拆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昙达的“剧本”还没完,充满了悲情和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