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备兵力薄弱,无权发言,只能默默注视方悦,好奇江琛给方悦的良策。
“嘿!孟德,你也不管一管?”张扬性情急躁,拽着曹操一顿埋怨。
曹操甩开他,低笑道:“稚叔,你当初同意出兵,不就是信任江兄吗?”
“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张杨抚额,隐隐有种受骗的感觉。
“但我,就是信江兄!”曹操大笑,随即对方悦喝道:“方悦听令,率一万步兵,相机而动!”
方悦嘴角微微颤抖,未接命令。
众人皆惑,曹操也皱眉:“方将军有何难处?”
“主公,江先生明说,其信若无用则罢。
若有用,无三万大军,难以成事……”
方悦在众诸侯注视下,声音渐弱,心中暗叫苦——江先生,您这可是把我置于火炉之上啊。
“三万大军?”
“前锋一万,后卫一万,中军三万,此五万兵马不可妄动,若要调动三万,唯有两翼削减。”
“荒谬绝伦!若吕布自两翼突袭,何人能挡?”
“我早言,连夜行军太过轻率。”
“彼时你不也赞同,还说兵行险着,速度至上。”
诸侯间议论声四起,王匡与乔瑁尤为疑虑重重,疑曹操假借江琛之名,意在削权。
方悦低头沉默,生怕触动诸侯敏感,未及领命,先遭不测。
张飞拉着刘备私语:“大哥,江先生手笔真大,一开口便是上万兵马。”
关羽微微颔首,火光映照下,脸颊犹如烈焰般红。
统帅三万大军,是他平日不敢梦想的荣耀。
三人低语间,曹操力排众议,毅然决定拨给方悦三万兵马。
望着既惊又喜的方悦,关羽心生艳羡——若非江先生提拔,此人何来今日荣光?
第52章 鲍信心有不甘
虎牢关,东望平原无际,西倚群山连绵,地势险要。吕布率并州狼骑扎寨于此,三万铁骑,平原冲锋,足以破敌数倍。联军诸侯,多中原步兵,唯公孙瓒、袁绍及凉州马腾稍有骑兵。因此,吕布几度挑衅冲阵,便能挫曹操联军锐气。
然李儒惧高人算计,阻吕布亲征,令其遣张辽、魏续、侯成三将于联军必经之路设伏。吕布不知,李儒另遣密信至汜水关,令李傕遣奇兵,自小道至虎牢关前。
联军先锋鲍信,曹休赞其智勇。鲍信自领先锋以来,筹谋战中获利。欲趁吕布新败,遣勇武之弟鲍忠,夜袭敌营。观袁氏兄弟,凭袁家四世三公之威,稳居联军盟主与督粮官之位;曹操亦借讨董之功,声名鹊起。其余诸侯,或为袁家门生,或为孔融、陶谦之辈,皆为名利而来。
鲍信忆往昔,初识董卓野心,劝袁绍除之,惜袁绍迟疑,致董卓势大,自己亦离洛阳,遁至渤海。握缰沉思,鲍信时而懊悔,时而愤慨,叹世人多醉我独醒。
“哼!除曹操外,皆自私自利之徒。”
“罢了,我为大汉已倾尽全力,今当为己图谋。若鲍忠成功,则……”
抚髭微笑,鲍信仿佛预见兄弟二人,先斩吕布,再擒董卓之景。正当鲍信沉醉于幻想,其先锋大军三十里外,变故悄然而至。
鲍忠领三千精锐步骑兵,悄无声息地登上土丘。
他凝视远方森林,深吸冷气,转身问向导:“那是何地?”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衣裳褴褛,在寒风中哆嗦着对将军鲍忠说:“前方便是高林,穿越之后,距虎牢关不过五十里。”
老者望向鲍忠的眼神夹杂着无奈与哀怨,显然是被迫为向导。
鲍忠眉头紧锁,眼神锐利,凝视着夜色中摇曳的密林。
副将见状,建议先派侦察兵探路。
鲍忠却摇头,果断下令:“全速前进!若有埋伏,便在此决一死战!无论结果如何,都对联军有个交代。若无埋伏,那便是上天助我!”
副将闻言无语。
三千精兵因获赏赐而士气高昂,步伐加快。
唯有那位向导老者,躲在角落,趁人不注意时,露出一丝狡猾的微笑。
与此同时,张辽率领五千骑兵隐身于前高林,对蚊虫侵扰毫不在意。
见鲍忠率军自土丘而下,张辽兴奋地击打大树:“军师之计大妙!传令,全员镇定,放他们过去!”
身旁刺青的百人将一笑应和,士兵们戏谑地注视着鲍忠的军队。
另一边,黄忠与夏侯渊带领曹营骑兵疾驰追赶先锋军,心急如焚。
鲍信领一万兵马为先锋,理应远超中军。
然而不久,他们竟远远望见先锋军的尾部。
黄忠心急,驱策绝影马疾驰。
绝影神速,很快追上鲍信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