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板车?!
曹操险些失态。
“江兄,虽不必亲临前线,但亦非郊游。轻装上阵为佳。”曹操连忙劝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曹,我这次做的东西皆是珍宝!你这卖粮小官或许无用,但你家少主或许某日就需要!”江琛信心满满。
曹操心中暗笑江琛的自负,急于归营,不愿多言,匆匆交代行军路线后离去。他派出半数亲兵保护江琛,对江琛沿途所制的“玩具”虽心知肚明,却无暇顾及。
不久,曹军主力撤离营地。
随后,百余名精干的“运粮兵”伴着满载杂物的板车,缓缓驶离后营。
与此同时,
黄忠、夏侯惇率领的三千精兵,终于追上王匡联军。
闻曹军来援,王匡虽不满,但仍抽空率七位诸侯相迎。
然而,令王匡恼怒的是,曹操身为统帅并未现身,仅遣数将前来。
这更让本就认为曹军人丁稀少的王匡轻视不已。
“曹校尉身在何处?为何仅你们数人在此?”王匡未等黄忠答话,便驱马向前,怒声问道。
黄忠端坐绝影之上,拱手冷淡回答:“我家主公另有重任。为免战事受阻,故命我等先行,与诸位大人会合。”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死寂。王匡等人面色铁青,孔融、张扬、陶谦面露苦笑,心中暗想:曹操啊曹操,此时有何事能比攻打虎牢关更为紧要?
乔瑁冷笑一声,讥讽道:“我等八位诸侯,兵马过万至两三万不等。曹操却遣你等数千人前来,自己还找借口不至?”
“荒谬!”王匡低声斥责。夏侯惇与曹洪怒目相向,若非黄忠、夏侯渊劝阻,几乎要率军发起冲锋。
袁遗含笑旁观,深知袁绍对曹操的忌惮。鲍信与曹操交情深厚,却对曹操此行举动无可奈何,焦急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黄忠面色冷峻,目光扫过王匡、乔瑁等人,心中暗自赞叹江琛之才。若联军尽是此类平庸之辈,此次讨伐董卓恐难成功。但念及曹操的知遇之恩,他猛然挺直腰板。
“我家主公确有重任,至于兵马多少……”黄忠语气坚定,“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王匡、乔瑁闻言大怒:“大胆!”“狂妄至极!”
二人身后,数名将领立刻冲出。黄忠淡然伸手触及马鞍上的古锭刀,收敛的气息瞬间爆发,虎目圆睁,一股无形的杀气笼罩住冲来的武将们。
众人初见黄忠尚有几分胆色,但面对其释放的威压,瞬间面色惨白。他们纷纷拽紧缰绳,那些急于立功的将领慌忙安抚受惊的战马。
王匡与乔瑁见往日倚为臂膀的大将此刻竟如此怯懦,气得浑身发抖。曹军见状哄笑,夏侯惇、夏侯渊策马至黄忠身侧,身后士兵呐喊助威,吓得对面诸侯脸色骤变。
乔瑁向王匡使眼色,提议硬拼,却被王匡怒视。王匡心中暗悔得罪曹操,但眼下局势骑虎难下,他岂能示弱。双方陷入僵持,孔融、张扬等人愈发焦着。
幸亏袁遗谨记袁绍之命,监视着这支军队,他对公孙瓒说:“伯圭兄,你打算一直旁观吗?”
公孙瓒心中暗自抱怨袁遗多事,要是在以前,这种扬名立万的机会他绝不会放过。有了刘备三兄弟在,他自信足以压制黄忠等人。但经过昨夜之事,他生怕刘备抢功,哪还愿意给那三人表现的机会?
刘备见公孙瓒犹豫不决,正欲示意关羽和张飞有所行动。
这时,数十骑从远方快速奔来,其中一名短髯男子高声笑道:“曹某来晚了,请各位包涵!”
曹操的到来,让王匡和乔瑁有了台阶下。然而,面对曹操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两人面露尴尬,侧身避开。
王匡本想争夺军队的指挥权,拉拢乔瑁后,打算趁曹操不在,给曹军一个下马威。谁料黄忠等人勇猛异常,面对两位诸侯的压力也毫不畏惧。加之两人过于自大,得知曹军将至,竟命黄忠等人前去交涉。
结果王匡想翻脸,却又惧怕黄忠的威名,生怕自己先送了命。
曹操是何许人也?一眼便看出己方并未处于下风。他打量了王匡和乔瑁一番,嘿嘿一笑:“公节、元伟,不知曹将军麾下众将有何过错,竟让二位大人不惜亲自出马?”
这话虽未说完,但曹操的意思无异于当面羞辱王匡和乔瑁。尤其是那个“迫”字,让两人心中愤愤不平。身为河内太守和东郡太守的他们,竟被几位无名小将逼得如此狼狈。
想到此事一旦传扬出去,颜面何存?王匡强忍怒气,反问道:“曹孟德,你身为军事行家,难道不知兵贵神速?我等奉命攻打虎牢关,你迟到也就罢了,还纵容部将冒犯我等?”
闻言,只有乔瑁勉强支持王匡,公孙瓒等人皆摇头表示不赞同。
曹操从容地向联军大营方向拱手说道:“曹某遵从盟主之命,在虎牢、汜水两关之间往来支援。虽有要务在身,但仍派遣大将率领主力先来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