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综武:我的武学无需修炼 > 第215章 背离

第215章 背离(1/3)

    洛阳朝廷的地位重要吗?

    当然重要,汉帝乃正统之象征。

    若非重要,何来联军共伐董卓?

    曹操此次借天子之名号召群雄共讨董卓,实则犯下足以诛连九族的大罪。然而,讨伐董卓既能扬名又能获利,众人皆心知肚明,于是伪诏便成了真命。袁术,身为袁家正统,举荐曹操为东郡太守,加之联军首领袁绍亦表赞同。各路诸侯不敢同时得罪袁、曹两家,因此无人敢为现任太守乔瑁出头。如此,曹操至少在名义上获得了接管东郡的资格。至于能否从乔瑁手中真正夺得东郡,则不在此次交易范畴。

    许攸智谋过人,瞬间洞悉其中关键:“好!东郡太守之位便如此决定。但那四千匹战马,我需先与袁绍商议,方能答复。”

    曹操与许攸简短交谈,便定下一郡太守之位,众人惊喜交加,又觉不可思议。送走许攸后,曹操回到主营。

    夏侯惇审视黄忠,眼神古怪:“未曾想,四千匹战马的价值竟超越一郡太守。”

    黄忠无奈笑道:“元让,我乃特例!况且,主公欲得东郡太守之位,还需先解决乔瑁。”

    曹操微笑安抚众人:“相较于稀缺的战马,我所提的第二条件对袁绍、袁术而言,不过是动用些许袁家资源,上一份形式上的奏章罢了。”

    无论如何,曹操已有了取代乔瑁之名。

    陈宫不悦,身为兖州名士,他不愿见曹操与乔瑁在兖州境内刀兵相见,于是沉声道:“孟德,乔瑁已答应起兵结盟,若对其下手,恐遭非议。”

    曹操岂会在意他人非议?他心中暗笑,对陈宫点头:“公台所言极是。讨伐董卓期间,我不动乔瑁。但战后,你必须为我想出良策。”

    良策?

    怎可能轻易想出!

    陈宫大惊,未及开口,曹操已宣布散会,率先离去。望着众人背影,陈宫面色阴沉。他忠心耿耿追随曹操,却难以忍受曹操日益加深的猜疑。

    乔瑁身为东郡太守,积极响应号召讨伐董卓,一切看似合理合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开战之由皆难寻,尤其曹操还需顾及名声。

    “我本以为他是明君,现在看来……”陈宫面露苦色,黯然返回营帐。

    陈宫未曾料到,曹操能容忍许攸的暴躁,岂会不容他?实则,陈宫自视甚高,却无所作为,渐渐让曹操失去了耐心。更甚者,他为防止江琛日后威胁自己的地位,竟派夏侯惇前往喜茶店,几乎要了江琛的命。这一行为彻底惹怒了曹操,使他萌生了杀心。君臣之间的裂痕,已难以修补。

    许攸离开曹营后,没有去袁军那里,而是进了陈留太守府。通报声中,三位身着华丽服饰的男子在主厅议事,一同望向匆匆而来的许攸。

    许攸行礼道:“拜见主公、张太守、袁太守。”

    袁绍急切地上前问道:“子远,孟德答应了吗?”

    许攸笑道:“主公放心,孟德已答应助您成为联军盟主……”

    袁术面色一变,急忙问道:“那我呢?”

    张邈心中暗笑,与袁绍的大志相比,袁术不过是个小角色。

    许攸继续道:“袁太守别急,督粮官之位,孟德也已点头。但他需要您先上一道奏章,举荐他为东郡太守。”

    东郡太守?张邈脸色微变,他知道曹操曾拒绝此职,隐居乡里。如今若得此位,赶走现任东郡太守乔瑁,易如反掌。

    袁术大笑,迈向张邈的书桌:“哈哈,这有何难,即刻便写。”

    战事凶险,生死难料,更不用说对抗董卓这样的猛虎!督粮官无需前线拼杀,却能建功立业。袁术钱粮充裕,毫无后顾之忧。至于是否得罪乔瑁,他根本不在乎,袁家四世三公,岂是浪得虚名?

    袁绍沉稳许多,问许攸:“子远,孟德对我有什么要求吗?”

    许攸略显尴尬地笑道:“主公,许攸代孟德向您请求,希望能分得四千匹精品战马。”

    四千匹精品战马?张邈神色大变,这四千匹战马,比起袁术所能给的虚名,无疑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要知道,曹操为筹集两千匹战马以换取黄忠,几乎耗尽了曹家和夏侯家的积蓄。

    袁绍也未曾料到曹操所求如此之多,冷哼道:“哼,曹阿瞒胃口不小,他怎不直接向我索要颜良、文丑?”

    许攸眼角微跳,劝道:“主公,战马日后可再寻,可盟主之位,或许仅此一次。”

    袁术豪迈挥手,犹如挥金如土:“兄长身为渤海太守,购马何难?曹阿瞒要四千匹,你给他便是。这样吧,我私人资助你一千万钱,你出三千匹即可。”

    望着袁术的阔绰,张邈默默品茶,心中暗喜与袁家兄弟交好真是明智之举。诚然,他与曹操交情深厚,但曹家终究难以匹敌袁家的威势。此时的袁家兄弟,除了西凉的董卓,面对任何诸侯都如碾压般强大。

    “行!子远,你再出使曹营一趟,告诉曹阿瞒,他的两项条件,我们都答应了!”有了袁术的资助,袁绍立刻做出决定。

    本小章还未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