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 第481章 原始社会的人贩子

第481章 原始社会的人贩子(3/3)

声音,“他们爱靠水交易——来去快。从前有个祭司盯着,掳来的人得等秋分,先洗干净,再决定送谁去祭坛献给神,剩下的人才用作交易。如今没人管,来一船,换一船。”

    风自河面吹来,潮湿、鱼腥、泥土与一缕淡淡的烟味叠在一起。比达班偏头去听——远处有女人轻哼催眠曲,更远处男人的吆喝夹着铜铃细响,像在招徕一种不愿被喊出名目的买卖。她把弓微微往顺手处挪,指尖沁出一层薄汗。

    “那边。”赫利用下巴示意。两名披皮的男人从独木舟上一跃而下,肩上搭着长骨杆,杆头串着小铜片与贝,步子一迈,叮当自鸣。身后跟着三个年轻人,手里各提一只草编笼——笼中无人,只有破衣与绳索,赤裸裸的空置,像先把影子摆出来给人看。

    “我去把他们的铃铛揍成汤勺。”格雷蒂尔的指节“咔”的一声绷紧,抬脚欲上,被蓓赫纳兹一掌按住臂弯。

    “你安分点,别乱来。”蓓赫纳兹压声,“一动手,就问不到话了。”她袖影里弯刀轻轻一转,寒意按住不出声。

    忽然,原本懒散的土路被一阵“哗啦”的拍水声打断。一条修长独木舟自支汊里贴水滑出——整株落羽杉掏空而成,船腹被岁月与烈日烤出密密裂纹,苔痕伏鳞,像一条老成的河蟒。舟头一蹬,几名壮汉“扑通”落泥,肩背同时一振,溅起的水点在晨光里跳成一串细银。他们皮肤黑亮如古铜,肌肉在阳光下成束起伏;腰间只缠藤蔓与羽饰,胸腹横竖涂着红黑相间的指划纹;手里攥着石斧和骨尖木矛,眼神锐利,像饥饿的秃鹫在热气里盘旋。三两步便横到路中央,截住去路;为首者抬手指向比达班,口里“叽里咕噜”连珠快语,声调急促粗粝,像被河风撕开的兽吼。河腥、湿草与烤木薯的干甜气一齐扑来,晨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一截路忽地涨满了原始的张力。

    “他们在说什么?”李漓皱眉,目光像刀背轻抹过来者的面孔与武器,不自觉按住了腰间刀柄。汗珠顺着额角滑下,湿地的闷热像一口合上的蒸笼,把呼吸都裹得黏糊。

    塔胡瓦侧耳一听,羽饰在风里轻颤,语气冷静而直白:“他们是泰诺人,用粮食和铜块换人。”她抬了抬下巴,“那两筐是木薯饼和甘薯——想换走这位奥吉布瓦女人。”

    比达班瞳孔一缩,指节勒白,矛柄“喀”的一声轻响。独木舟上两筐食物堆得满满:木薯饼薄而干,边缘微卷,散着淡淡的焦香;甘薯表皮仍带湿泥,甜气透出草腥——偏在此刻显得刺目,像把饥饿拿来称量人的秤砣。另一个提篮里,几块红褐的自然铜冷冷发光,边缘泛起绿锈,像刚从别处交易回来还没捂热的硬价。

    “问他们,可见过我们要找的人。”李漓低声道,语气沉稳,眼底却藏着一缕急切。

    塔胡瓦点头,面向泰诺人射出一串尖利的音节,像河鸟贴水掠过。对方边听边摇头,其中一人回了几句,手掌摊开在胸前,比出各种手势,又在肩上拍了拍。

    塔胡瓦转身对李漓说道:“他们今天一早才到,没见过披熊皮的女孩。到现在,一个人都还没买到。”

    “那就叫他们让开。”李漓的声音像被热浪烤硬的石片,干净利落。他一抬手,示意队伍不断步。

    塔胡瓦正要转译,话锋却顿住,斜瞥了李漓一眼:“这天,谁还披熊皮?你再想想,她还有什么别的特征。你给我的‘线索’,会把整条河都抓进来。”这句像一瓢凉水,自额心往下浇。

    李漓微微一滞。脑海里一阵翻找——乌卢卢,个子不高,略显圆润,黑发总乱成一团,笑起来牙缝里会“嘶”的吸气声……这些在这里都不够稀罕。他闭了闭眼,指尖在掌心轻轻点了一下,像把散乱的念头一粒粒拨正:“她脖子上有一串很旧的铜片项链——不是这河里常见的小铜铃,是一片磨得圆滑的粗铜,表面有两道用骨刀刻的浅痕;也许手腕上还缠着一圈海豹皮,颜色发灰。她不喜欢热,会总是往阴影里躲。”

    “这就像样了。”塔胡瓦唇角一挑,转身要把新线索抛过去。

    为首的泰诺人却误把众人迟疑当作讨价还价,往前踏半步,把一块巴掌大的铜块“啪”地搁到地上,又从筐里抓起三张木薯饼重叠按在铜上,抬下巴,铜铃与贝片在他肩头叮当微响——价码像一只被丢在地上的影子。他的同伴打开另一只竹编袋,亮出几串海螺珠与玳瑁片,手掌朝比达班扬了扬,意思更直白:再添几件,换人。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